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应用,地膜覆盖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农艺技术之一,在西北地区甚至形成了没有地膜覆盖就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的局面。目前,一方面地膜覆盖被纳入国家和地方农业生产的重大推广应用技术,另一方面地膜残留污染也是国家“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地膜覆盖面积继续扩大基础上,实现地膜回收率大幅度提高,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源头控制和高效回收两条腿走路的防控策略,确保农业部近期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当季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
地膜回收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它包括地膜回收和再生利用两个过程。针对农业生产实际与残留地膜特点,我国研发出的弹齿式、滚筒式、气力式、滚轮缠绕式和齿链式等残膜回收机等,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与我国农业生产实际仍然存在差距。改进和简化机具结构,降低作业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实现地膜从田间收到田头的关键所在。
回收的废旧地膜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一是填埋法,但由于残膜不易腐烂,终将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这种方法应用得越来越少。二是焚烧法,该方法把地膜燃烧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或其他方面。三是回收再利用,通过分解废旧地膜,回收乙烯或提炼石油制品进行再利用,或将其进行再生处理,制成塑料制品。
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倾向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废旧薄膜的循环和利用。根据机理不同,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可以分为物理循环利用、化学循环利用以及能量循环利用。废旧农膜的热值极高,因此通过热能回收具有很大潜力,日本和德国等都已建立了专门的废塑料处理工厂,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可降解地膜替代PE地膜是解决农田残膜污染的最佳途径,能够从源头解决地膜残留问题。按照降解机理可分为光—氧降解和全生物降解两种产品。在国内,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已形成了聚酯材料工程设备的系统集成技术体系,建立了较大规模的降解材料合成车间,并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促进降解剂进行普通PE塑料降解也是一个研究热点,将具有催化聚乙烯光/热降解的促进降解剂通过特殊方式加入到PE中,可以生产出能降解的PE材料。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取得很大进展,但需要加强相关研究,从机理和降解可控性方面取得突破,从而保障该类地膜产品的安全应用。
总体来看,由于可降解地膜降解和应用的复杂性,同一配方的降解地膜在不同的地方、对不同作物有不同的降解表现,必须通过应用研究才能推广使用。与普通聚乙烯地膜相比,降解膜成本过高是一个致命问题。随着未来材料科学的发展,以及工艺水平的提高,以生物质为主要原料的生物降解地膜将会替代传统聚乙烯地膜,成为解决“白色污染”的最终途径。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