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皮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应用”课题通过验收

作者: 张亦筑来源:重庆日报2015-01-20 16:09

曾经污染环境的柑橘皮渣,如今“变身”为饲料,在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也因生产成本降低,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1月15日,记者从重启市科委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柑橘皮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应用”课题近日通过验收。利用该课题的技术成果,我市两家柑橘加工企业进行了皮渣生产示范线改造,累计生产皮渣饲料约1.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400余万元。

“新鲜柑橘被加工榨汁以后,产生的皮渣废弃物重量约占柑橘重量的50%。”课题负责人、中柑所贮藏加工研究室副主任孙志高说,柑橘皮渣酸性较强,如果随意丢弃或深埋处理,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为此,我市柑橘加工企业都花了大力气来处理皮渣的问题。

他表示,柑橘皮渣可变废为宝,制成有机肥料或饲料。“然而,以前皮渣变饲料的方法也存在不足,企业前期投入较大,且生产成本也较高。”若把柑橘皮渣制成有机肥料,企业前期投资相对较小,但这种方法的生产周期长达1至2个月,对于柑橘加工量较大或发酵场地不够的企业来说有一定局限性。而把柑橘皮渣制成发酵饲料,生产周期仅需两三天,时间大大缩短,其皮渣处理量也大幅增加。

在科技部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重庆现代柑橘产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的支持下,从2012年起,中柑所、重庆天邦食品有限公司和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有限公司3家单位投入205万元,针对柑橘皮渣制成饲料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

孙志高告诉记者,通过集成和改进皮渣发酵饲料菌种培养技术,他们提高了菌种的繁殖能力,并充分利用皮渣干燥时的余热,一方面持续满足皮渣的发酵温度,另一方面为再次进行皮渣干燥进行预热,从而提高皮渣发酵效率,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由于成本比过去降低了15%左右,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增加。”

除皮渣发酵饲料以外,他们还通过增加皮渣饲料的调质等技术手段,改善了皮渣颗粒饲料的营养和口感,使皮渣颗粒饲料的适范围扩大,不仅可以用来饲养奶牛,还能饲养鸡鸭鱼等,且营养成分与其他精饲料相当。

他表示,两家企业通过改造皮渣生产示范线,推广应用相关技术成果,3年来已累计处理8万吨柑橘皮渣,占全市产生的柑橘皮渣一半以上。“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皮渣处理量大的企业,除柑橘产业以外,还可在其他果蔬产业中应用和推广。”


排行

一月 一周

专家观点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