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污染环境的柑橘皮渣,如今“变身”为饲料,在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也因生产成本降低,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1月15日,记者从重启市科委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柑橘皮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应用”课题近日通过验收。利用该课题的技术成果,我市两家柑橘加工企业进行了皮渣生产示范线改造,累计生产皮渣饲料约1.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400余万元。
“新鲜柑橘被加工榨汁以后,产生的皮渣废弃物重量约占柑橘重量的50%。”课题负责人、中柑所贮藏加工研究室副主任孙志高说,柑橘皮渣酸性较强,如果随意丢弃或深埋处理,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为此,我市柑橘加工企业都花了大力气来处理皮渣的问题。
他表示,柑橘皮渣可变废为宝,制成有机肥料或饲料。“然而,以前皮渣变饲料的方法也存在不足,企业前期投入较大,且生产成本也较高。”若把柑橘皮渣制成有机肥料,企业前期投资相对较小,但这种方法的生产周期长达1至2个月,对于柑橘加工量较大或发酵场地不够的企业来说有一定局限性。而把柑橘皮渣制成发酵饲料,生产周期仅需两三天,时间大大缩短,其皮渣处理量也大幅增加。
在科技部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重庆现代柑橘产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的支持下,从2012年起,中柑所、重庆天邦食品有限公司和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有限公司3家单位投入205万元,针对柑橘皮渣制成饲料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
孙志高告诉记者,通过集成和改进皮渣发酵饲料菌种培养技术,他们提高了菌种的繁殖能力,并充分利用皮渣干燥时的余热,一方面持续满足皮渣的发酵温度,另一方面为再次进行皮渣干燥进行预热,从而提高皮渣发酵效率,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由于成本比过去降低了15%左右,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增加。”
除皮渣发酵饲料以外,他们还通过增加皮渣饲料的调质等技术手段,改善了皮渣颗粒饲料的营养和口感,使皮渣颗粒饲料的适范围扩大,不仅可以用来饲养奶牛,还能饲养鸡鸭鱼等,且营养成分与其他精饲料相当。
他表示,两家企业通过改造皮渣生产示范线,推广应用相关技术成果,3年来已累计处理8万吨柑橘皮渣,占全市产生的柑橘皮渣一半以上。“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皮渣处理量大的企业,除柑橘产业以外,还可在其他果蔬产业中应用和推广。”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