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利用技术推介(一)

2014-10-10 11:17

一、技术名称:拜耳法赤泥制备高活性贝利特水泥工业化技术开发及示范

技术特点:

1、基于拜耳法赤泥的高活性贝利特水泥(HBC)的矿物组成及水化过程研究;包括高效低碳生产HBC原材料研究;HBC熟料组成设计及优化技术开发;

2、基于赤泥的HBC熟料高效低碳煅烧工艺技术、关键设备开发和改进,包括低温煅烧工艺,控制HBC熟料烧制过程中赤泥的碱走向技术;控制碱挥发再沉积导致水泥窑及其他热工设备结圈、结核和运行不畅的技术; “稀土固碱”促进HBC熟料有利矿物形成研究;关键装备如窑前预处理设备开发、窑烧装备改进;

3、生产过程工艺控制参数的优化,整个生产线装备优化整合技术,显著降低水泥制备全过程的碳排放和能源、资源消耗,产品综合性能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整套技术规模应用示范。

应用&前景:

建成一条利用赤泥制备50万吨/年新型HBC生产示范线,并在全国有条件的新型水泥熟料生产线上推广,实现新型HBC的低碳、高质生产,推动水泥产业产品的升级。

每年可生产50万吨HBC,新增税利2700万元,可利用拜耳法赤泥60万吨,与生产普通水泥相比,节标煤2.1万吨(≥20%),成本降低3200万元(≥10%),减少CO2排放10万吨(≥24%)。

 

二、技术名称:辊道窑晶化技术

技术特点:

利用赤泥及辅助化工原料生产出各种颜色微晶石玻璃粒料,经过干燥、粉碎、筛分、除杂质处理,均匀装入耐火材料拼成的模具上,放入辊道窑内升温,进行晶化摊平,晶化从950度开始,从颗粒料的颗粒周围开始析晶经过一段时间,在一定温度控制下,部分玻璃料由非晶质向晶质转变,同时大部分玻璃料开始软化、熔融,直到达到1100~1200℃(不同配料温度要求不同),摊平成光滑平整的板材,再经过一定恒温时间和缓慢冷却而成板材。板材经过退火冷却后,采用专用机械从耐火模型中将其分离出来,码放,供研磨成成品。

应用&前景:

赤泥微晶玻璃板材吸水率为零,耐酸耐碱,光泽度高,永不褪色是高档建筑物或公用设施的外墙、内墙、地面装饰的首选

 

三、技术名称:多功能写意布料系统

技术特点:

利用赤泥及辅助化工原料生产出各种颜色微晶玻璃粒料,利用最新专利技术“写意微晶石布料系统”将微晶玻璃粒料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均匀分布在耐火模具中,利用最先进的辊道窑晶化技术1100度烧成微晶玻璃板材,利用研磨抛光设备将微晶玻璃板面研麻抛光,成为具有天然石材纹理,但理化性能更加优越的微晶玻璃装饰板材。

主要产品:白、灰、黄、红、黑颜色系列微晶玻璃饰材

应用&前景:赤泥微晶玻璃板材吸水率为零,耐酸耐碱,光泽度高,永不褪色是高档建筑物或公用设施的外墙、内墙、地面装饰的首选。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如医院、住宅楼、地铁、商场、广场、宾馆、饭店的装修。


四、技术名称:烟气联合废酸、碱处理赤泥脱碱工艺

技术特点:

主要研究了单一酸性气体与赤泥浆体反应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及优化,研究分析赤泥吸收酸性气体的反应机理等,以期达到酸性气体的吸收及赤泥的高脱碱率,达到赤泥脱碱率达到80%以上,赤泥的碱剩余含量≤1%。

通过确定的最佳配比及工艺,赤泥脱碱率达到80%以上,赤泥的碱剩余含量≤1%。考虑工厂中废酸、废碱的利用,现研究将烟气联合废酸、废碱处理赤泥脱碱技术工艺,进一步解决了赤泥综合利用最棘手的难题--含碱量高,赤泥建材“泛霜”,质量不达标或者在利用过程中造成碱污染等问题。

应用&前景:

利用燃煤锅炉、火电厂烟气中SO2、CO2处理氧化铝厂中赤泥,从而实现氧化铝生产过程中赤泥废渣的综合利用及烟气减排的综合治理,达到“以废治废”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五、技术名称:赤泥制备多元絮凝剂联产复合白炭黑技术

技术特点:

多核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是一种新型无机-有机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含有多种金属、非金属和矿物材料吸附核,采用独有的特殊合成技术经水解、络合、聚合、复合、同质等反应精制而成,解决了阳离子型絮凝剂与阴离子型絮凝剂不能稳定共存的问题,兼具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特点。具有矾花形成快、絮体大而密实的特点,在不增加污水处理综合费用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无机高分子类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与等效加量、等价加量、等量加量均优于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同类传统产品,一般比使同类传统产品综合节约污水处理费用10%~30%。

应用&前景:目前我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在25~30亿吨左右,全国每年应需各种絮凝剂200~300万吨。按2012年絮凝剂销售总额170万吨计,仅能满足总需求量的60%左右。在我国纺织、印染、造纸、石油、石化、焦化、钢铁、制药、热电厂等生产企业和多个市政污水处理厂,对各种类型的絮凝剂的需求量非常大,水处理剂生产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六、技术名称:赤泥填充抗菌塑料技术

技术特点:

本技术利用负载抗菌剂的赤泥作为填料,以高分子树脂为基体,经过离子交换、共混、造粒和挤出成型的过程制成塑料。利用此技术制成的塑料具有如下特点:1).力学性能优异,改性后塑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等性能均有较大提高;2).抗菌性能良好,抗菌率可达99%,且抗菌持久性良好;3). 赤泥微量的加入即可引起颜色的明显变化,可代替部分颜料。本技术可用于制备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尼龙、ABS等抗菌塑料。

应用&前景:

本技术中赤泥一方面可以作为塑料的填料,改善材料的性能,另一方面同时还可以作为颜料改善塑料的颜色,还可以负载具有杀菌能力的离子制备高效抗菌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联系方式:

联系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原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常务副秘书长 杜根杰

电  话:010-82290313转683 

手  机:13911619529

邮  箱:dgj811811@sina.com


相关链接尾矿处理与利用技术推介(一)

                      尾矿处理与利用技术推介(二)

                      尾矿处理与利用技术推介(三)

                      赤泥利用技术推介(二)

                      钢渣处理技术推介  

                      其他工业固废处理技术推介





 


排行

一月 一周

专家观点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