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原庆丹:新一轮以旧换新不能“撒胡椒面”,应精准定位补贴对象和标准

2024-07-04 09:0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缴翼飞 北京报道  2024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随后,多个部委和地方政府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密集发布。

新政策对于循环经济产业带来哪些新机遇?政策补贴如何高效、精准?就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原庆丹。

640 (2)_修改.jpg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原庆丹 )

原庆丹表示,目前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超过3.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各地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利用项目的用地保障。企业则应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其他回收企业等的合作与联动,加快建设回收网络,探索多元化的回收模式,发展“换新+回收”和“互联网+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让5万亿的新机遇变成“吃得下的蛋糕”。

对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原庆丹建议,要精准定位补贴对象和标准,同时要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监督。

新一轮以旧换新有何不同

《21世纪》:这一轮的以旧换新政策,和2009年的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原庆丹:以前我们也曾经实施过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政策,但2009年的以旧换新行动处于大件耐用品普及阶段,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拉动国内需求、促进节能减排和有效利用资源等方面。而这一轮以旧换新在继续强调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更加注重绿色化、智能化,从解决“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

当前,更加重视回收循环利用和标准提升。这一轮以旧换新,把回收循环利用作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举措,使以旧换新的路径更加畅通。同时,坚持标准引领,注重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更加有利于推动更多产品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两轮以旧换新的补贴对象、范围、方式都有所不同。除了汽车和家电,这一轮以旧换新行动还增加了家装消费品换新。同时,汽车换新方面,相较于2009年主要针对老旧汽车和“黄标车”补贴,这一轮政策不仅涵盖了燃油车,还增加了对2018年4月30日前购买的新能源乘用车的以旧换新补贴。在补贴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除了财政补贴外,还结合了金融、投资等多种政策工具,形成了政策组合拳。

《21世纪》:上一轮以旧换新有哪些适用于现在的经验?

原庆丹:首先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财政补贴激发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上一轮以旧换新通过发放补贴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淘汰老旧产品,购买新型高效节能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试点省市财政共同负担,确保了政策的实施力度。这一轮以旧换新继续通过财政补贴支持以旧换新,并坚持中央和地方共担补贴资金,且支持力度更大。

在相关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还要关注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要突出优惠措施的宣传,如补贴、折扣等,让老百姓看到实际利益;要详细介绍以旧换新的渠道、申请流程、所需材料、办理地点等,便于老百姓操作;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与老百姓的互动,及时解答以旧换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另外,要进一步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尤其是销售商,作为与消费者直接联系的市场主体,应当积极推广以旧换新活动,通过宣传、促销等手段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和认知度。销售商还可以利用自身的销售网络和渠道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以旧换新服务,如提供旧产品评估、新产品推荐、一站式“取旧送新”等服务,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循环经济产业有望达到5万亿

《21世纪》:这个政策对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实质上的推动?目前国内循环经济的产业规模有多大?

原庆丹:目前,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超过3.5万亿元,带动超过3000万人就业。预计到2025年,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

政策的实施将为循环经济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将淘汰大量的废旧产品设备,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供更多的原材料来源,废旧产品回收利用行业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政策实施以来,各地政府和相关企业都在积极行动,扩大相关业务投资规模,以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比如,国内循环经济企业格林美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数字化回收平台助力大规模以旧换新,围绕锂电池、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及其他有价城市矿产资源,共同构建线下回收网点并提供数字化回收利用服务,等等。

《21世纪》:在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方面,近些年市场主体也有很多探索,还有哪些领域是有待未来完善的?政府和市场主体如何参与这种回收网络建设?

原庆丹:目前,我国废旧产品设备回收渠道还不够畅通,尤其是废旧家电和大件家具的回收。部分产品设备闲置在企业或消费者手中或仍在超年限使用,部分则流入非规范回收渠道,被不规范回收拆解企业随意处置,造成环境问题、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这一轮以旧换新行动应进一步拓展回收渠道,包括增设回收站点、优化物流网络、加强回收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合作等,确保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合适的回收途径。

政府方面,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利用项目的用地保障。

市场主体方面,建议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其他回收企业等的合作与联动,加快建设回收网络,探索多元化的回收模式,发展“换新+回收”和“互联网+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

从这两个方面,政府和企业共同联手发力,这个5万亿的新机遇才能变成“吃得下的蛋糕”。

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和效率

《21世纪》:为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行动中,如何减少盲目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原庆丹:首要任务是完善回收利用体系。要建立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废旧产品设备的有效收集,提高废旧产品设备的回收利用效率,把闲置在企业或消费者手中的废旧产品设备规范回收利用起来,有效降低流入非规范回收渠道的比例。

还要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强化再生资源先进加工利用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现有加工利用项目提质改造,提高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广废旧产品设备精细拆解、复合材料高效解离、有价金属清洁提取、稀贵金属再生利用等先进技术,从技术层面提高拆解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此外,要加强拆解处理监管。要制定严格的拆解处理标准和规范,确保回收设备得到合理、规范的拆解处理。加强拆解处理企业的资质管理和监督检查,防止非法拆解和环境污染。

《21世纪》:中央和地方关于新一轮的以旧换新政策密集发布,在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方面,你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有哪些建议?

原庆丹:我认为,补贴对象和补贴标准需要更加精准。要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支持,不能“撒胡椒面”,同时还要根据不同领域和消费品制定差异化的补贴标准,明确需要补贴的设备和消费品类别、品牌、型号和群体,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要加强资金监管。设立专门的资金账户,用于管理和分配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加强对参与以旧换新的企业和商家的审核和监督,确保补贴资金用于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建立监督和追责机制,对违反政策规定、滥用财政资金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还应完善评估机制。定期对以旧换新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