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走街串巷“收破烂儿”的河南省长葛市大周镇村民张凤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由步行或骑车外出收破烂,发展到如今开着小轿车,成卡车地回收废旧金属。
曾在大周镇当了近30年“破烂王”的张凤民,去年才脱离“破烂儿”一线,办起了企业——河南长葛佳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自己创业当老板,张凤民兴奋不已,“我可不能让儿子当‘破二代’。”
“就在2011年9月,大周镇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区被确定为第二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与张凤民有着类似经历的很多人开始创办经济实体,目前已达1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73家。”大周镇党委书记李国军告诉记者,大周已初步形成了“回收—预处理—初级加工—深加工”产业链条。这个链条是如何有效运行的?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破铜烂铁变身“城市富矿”
破铜烂铁是怎么变废为宝的?在大周镇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区,记者目睹了全过程。
在葛天金属材料交易中心,一辆辆来自全国各地满载废旧金属的车辆不断驶入,经过分拣的不锈钢、铝、铜、镁等各种废旧金属由此开启了各自的循环之旅。
分拣后被切割、打包、压块的一部分废旧不锈钢,被辗转汇集至河南鑫金汇不锈钢产业有限公司大吨位转炉内。
转炉内发出炽热的红光,略带红色的钢板从另一端的传输带上缓缓滑出。记者距离工作现场约100米左右,脸上仍能感觉到一阵阵热浪袭来。
“这些再生不锈钢经过压延成为不锈钢薄板,送往大周镇的其他加工企业加工成各种规格、型号的不锈钢板,之后被制成各种工业和民用产品。”长葛市委宣传部左瑛君介绍了废旧不锈钢在大周的“重生”之路,“城市矿产”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循环优势。
在这片11.62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内,无论是鑫金汇,还是金阳铝业,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数据显示,2013年,大周示范基地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57亿元,增长21.9%;实现利税45亿元,增长14%;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