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二审稿12月2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二审稿规定,旅游、餐饮等行业应当逐步推行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应该说,修订草案二审稿的这一规定是很温和、很克制的,既没有“一刀切”式要求一律不准使用一次性用品,也没有要求旅游、餐饮等行业经营者立刻不提供一次性用品,而是提出“逐步推行”和“不主动提供”。这样的规定体现了循序渐进、尊重现实和科学立法原则。
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限塑令”,但多年过去了,据《人民日报》调查显示,“限塑令”之后,塑料袋的使用量反而比以前更大,更让人无奈的是,现实中“限塑令”变成了“卖塑令”,几乎所有超市都在销售塑料袋。而日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电商已成为“限塑令”的空白地带。网购时代,塑料袋是主要运输载体之一,蓬勃发展的外卖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塑料袋使用量。
“限塑令”的困境说明,使用一次性用品是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虽然不环保,但在没有更好替代品的情况下,强行退出或限制使用,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也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反弹,导致初衷良好的法律法规沦为一纸空文。
毫无疑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依然要面对现实需要与环保目标之间的矛盾,实现两者平衡体现了立法者的智慧。修订草案二审稿一方面坚持以立法引领更加文明、更加绿色的社会生活,努力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规定旅游、餐饮等行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另一方面,立法在循序渐进推行环保措施的同时,还提出“国家推广应用可循环、可降解、可替代产品”,坚持以科技手段和科技发展解决现实矛盾,积极推广更环保的替代品的生产和使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而立法就是引领这场革命的旗帜。从根本上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和保护生态环境两者是一致的。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二审稿中,我们可以看到立法机关以立法实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积极努力和切实行动。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