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记者从北京市住建委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已建立109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点。建筑垃圾可在施工现场进行就地分类归堆,再通过分类运输到就近的处置点进行资源化处置。
今日在位于昌平区的未来科学城施工现场见到,在除尘机器的配合下,一台破碎机械正对混凝土板进行拆除破碎。项目施工方中建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科学城南区A14组团项目将于明年10月交付,业态为商业办公楼、住宅楼及人才公租房,目前工程已接近尾段,施工现场大量混凝土、废弃砖的建筑垃圾需要进行处置。
据其介绍,这些建筑垃圾在现场进行简易破碎和分类后,将分类运输到资源化处置点,再进行精细的分拣,通过机器处置为粗细不同的各类骨料,并且可以通过再加工成为再生产品,回用于建设工程中。“经过简单的处理,这些分好类的建筑垃圾就能迅速变废为宝。”
这也是施工单位与专业资源化综合利用企业首次实现直接对接,将建筑垃圾分类环节前置到施工现场。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建筑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大多通过垃圾消纳点进行填埋处理或被运往郊外露天堆放。“建筑垃圾堆积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且易造成土壤或水体污染,建筑垃圾粉化后产生的细小颗粒也将影响空气质量。”
另外,以往工地现场签订渣土消纳协议,委托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将建筑垃圾清运至渣土消纳场,对于运输企业是否全数运往消纳场无法掌握。“现场分类处置的模式下,所有工地现场的建筑垃圾出场计重,资源化综合利用企业进场计重,按照计重收费,保证出入数据匹配,同时能够寻根溯源,有效防止违规倾倒建筑垃圾情况发生。”上述负责人说。
其表示,施工现场委托资源化综合利用企业将建筑垃圾分类拆除、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一并处理,可降低建筑垃圾清运处置成本;后期采购回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可以降低建筑材料采购成本。同时,资源化综合利用企业可以获得稳定的建筑垃圾来源及处置费用,拥有稳定的再生产品出口。“从城市治理的大环境评估,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防止建筑垃圾违法倾倒,降低社会清理维护成本。”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