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源富矿”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达47.6亿吨,同比增长1.3%,创历史新高。与...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综合利用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多次作出重要布署,明确要强化固体废物治理,将固体废物治理列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各部委也高度重视大宗...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绿色可持续...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了全面提升赤泥综合利用水平的目标,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和跨行业协同推进,力求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绿色发展。《行动...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朱黎阳:天津发展循环经济成果显著 “央企+直辖市...

津云新闻讯: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落户天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表示,“循环经济央企+直辖市”的模式,将央地资源、政策优势相结合,将为国内外循环经济产业带来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天津市是老工业城市,也是资源能源相对缺乏的城市,具有发展循环经...

涂圣伟:绿色转型风劲吹 产业结构焕新颜

逐“绿”求变,传统产业焕新发展。  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培育绿色竞争新优势。  数字化绿色化“双化”协同转型发展,塑造“1+1>2”整体效应。  为什么传统产业是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所在?如何发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作用?  我国传统产业量大面...

杜月:“两新”政策落地显效 不断激发投资活力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呈现出三方面特点:市场为主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扩大需求与优化供给相结合、统筹推进与重点突出相结合。目前,设备更新领域的生产、投资、销售数据明显增长,反映出设备更新政策效果正持续显现。下一步,建议着力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创新动力,注重...

袁剑琴:“两新”加力政策释放消费需求 带动多领域...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今年我国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政策抓手。在前期政策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推出“两新”加力政策,更大力度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引导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下一步...

么新: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循环经济需关注再...

在由线性经济转为循环经济的道路上,让旧件得以“新生”的再制造,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再制造的最终产品,质量性能与原件一致,质保方面也与新件相同。事实上,再制造由于背后有庞大的工业体系支撑,因此在增加物件的使用时间、减少废弃物的效用之外,还是现实中解决就业...

李岩:降低逆向物流成本,是电池“循环”起来的关键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导李岩“锂电池的寿命实际上是远低于新能源车的,平均寿命仅仅5~8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报废之后,它将如何去处理以及高效利用?这是我们必须提前规划,未动先谋的。”9月2日,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动力电池质量提升专题会议在宜...

1/1532>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