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与天津市合作的首个“央地共建、产城融合”重点示范项目,也是我国首个资源循环领域示范基地,近日,中国资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在津试运行,旨在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创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打造国际领先的“零碳园区”,为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作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国家队”,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坚持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以有效回收、废弃物精细管理等为路径,积极搭建立体化、多层次、高效率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带动形成一批循环经济领域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此次试运行的中国资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位于天津港保税区,总面积达26.6万平方米,包括综合办公大楼、产业厂房、零碳主题公园等功能区域,首批引入中资环绿色供应链(天津)有限公司、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新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源易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资源循环产业链企业。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将一系列再生产品和再生材料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场景中,可谓“无处不循环”。比如,公共活动空间铺设再生纤维人造草皮,景观绿化采用再生塑木、退役风机叶片、废弃牡蛎壳再生混凝土等再生材料,地面融入退役风机叶片的碎屑,以此提高耐压程度。
“退役全彩光伏组件也有‘用武之地’,在基地建成了‘中国资环驿站’,注入绿色能源。”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泽民介绍,“中国资环驿站”集再生资源回收、电动自行车换电、社区便民服务、离网式微能网应急供电及爱心休憩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互联网+回收”数字化工具和移动回收站,构建起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链条可追溯的“点—站—场”三级回收体系,实现资源回收标准化、规范化,破解资源回收行业的“小、散、乱”问题。
“中国资环驿站”属于社区型驿站,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后续还将推出针对交通枢纽和商圈中心并且具备乘用车和商用车换电与资源回收功能的“卫星站点”,以及面向高速交通物流中心、具备重卡换电与资源回收功能的“行星站点”,最终形成“轻量级社区站—中型城区交通站—大型工业枢纽站”三级网络体系,全面覆盖居民生活、商业运输及工业流转场景。
在现场,天津港保税区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中资环天保绿色循环投资(天津)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市海河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津临港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天保控股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有限公司与上海融和电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福建宁德惠智无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此外,“涉密涉敏载体销毁共建基地”揭牌,天津新之天保资源循环线上交易中心、中国资环电动自行车换电、新源易程全自动智能轻卡换电等项目启动。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容表示,中国资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坚持资源循环、能源循环、数字循环、资产循环发展理念,发挥关键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回收利用交易平台、绿色能源综合保障、安全与智慧运营体系4个核心功能,将陆续投运退役光伏组件、动力电池、轻卡换电、分布式光伏、绿能循环云平台等战略性新兴产线,构建从绿色分拣到梯级利用、再生循环的完整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