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奥运会赛场,“台州制造”4636张桌椅产品亮相。这些桌椅的供应商之一台州市东宏家具有限公司正是使用了台州海洋废塑料PCR再生材料(即消费后回收利用的塑料材料)。
近年来,台州“无废城市”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废旧物资、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等收运体系建设与融合,PCR再生材料也得到国际市场高度认可,为废塑料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回收和循环利用提供了更大可能。
系列整治倒逼行业转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台州是中国塑料制品重要的源头产地和集散中心。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从塑料模具、塑料机械制造,到塑料制品生产,再到原料贸易和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上世纪90年代,在原料与产能均不足的发展阶段,废塑料等具有较高回收利用价值的固体废物,成为台州制造业相当重要的原料来源。但拆解后的各种余料和废件,以及提取金属成分后剩下的强酸等,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后,台州本地有技术有资本的企业转为集中本地回收,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废塑料再生产业,通过废塑料收集、分选、破碎、清洗、二次造粒出售或者在自身产品生产中掺入一定比例的废塑料粒子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但废塑料的回收造粒和再加工,会造成一定污染,需要按照环评许可要求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才可合法生产。
为此,台州市针对废塑料小散乱企业和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了系列整治,严格的环境监管使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倒逼行业从“低小散”转向“集团化、规模化”转变。
在新塑料经济的发展趋势下,台州也在加大塑料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处理力度,提高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和再生塑料的使用比例。
“PCR再生材料的来源是终端产品的组件、包装等,比如使用过的食品日化品包装、家居电器、汽车拆解等。”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土壤与固体废物化学品处负责人康乐介绍说,这些材料在产品循环链中已完成其价值,但又无法回到产品链的初始端,因此通过物理回收或化学回收的方式使其变成具有价值的工业生产原料。使用PCR再生材料可追溯性认证体系,能有效规避用原生材料充当PCR材料的问题。
废塑料再生推动行业绿色升级
浙江通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力新材料)是台州较早研究改性塑料的企业之一。通过技术创新等成功推出了多种PCR材料,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塑料废弃物,还具备可追溯性,为全球循环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通力新材料与国内外领先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建立了包括物理回收、降级回收和化学回收这一类的三种回收体系,确保废旧塑料能够实现最大化的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