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累计投入近3亿元用于垃圾分类处置全流程建设,成效显著。全区生活垃圾实现了100%无害化处置,累计创建212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76个示范村通过了市级评价。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涪陵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有关工作要求,决定采取“235”工作思路,紧抓两个关键、做好三个建设、开展五大专项行动,全力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紧抓两个关键
强化示范引领力争新突破
垃圾分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也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涪陵区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强区委书记、区长“双主官”负责制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考评制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涪陵区决定采取“235”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为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涪陵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2”即以引领突破、示范向前为关键;以提高厨余垃圾分出量为关键。涪陵区将抓住这两个牛鼻子,引领垃圾分类工作实现新突破。
具体来说,一方面,开展“五抓十有”生活垃圾分类典范小区建设,全面搭建垃圾分类工作机制;通过树好一个典范、打造一个小区、带动一个社区、形成一种氛围,力争形成一套高效务实的“涪陵办法”,推动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步入快车道。
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部署、加大考评力度,常态化开展桶边指导工作,把厨余垃圾分出量的提升工作作为今年垃圾分类工作的第一要务,以点带面开展垃圾分类全面工作。
狠抓三个建设
夯实基础机制力求新跨越
“3”即凝聚力量,抓好志愿者队伍建设;全面提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示范建设。
在涪陵看来,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小事”是事关群众的大事,只有扎好根基、健全体制,才能引领分类工作实现新跨越。
因此,涪陵首先从队伍建设着手。计划将垃圾分类纳入区级党员志愿者年度工作计划,把生活垃圾分类桶边指导纳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工作清单。建立垃圾分类志愿招募制度,扩大志愿者队伍,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其次是基础设施提质。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推进生活垃圾投放点升级改造;提升乡镇分类收集转运能力,实现农村环卫设施设备提质升级;升级中转站、购置相关设施设备,增强分类接收、分类转运生活垃圾能力。
最后,加大对全区建制村体制机制健全体系的建设。开展市级示范创建,力争今年30个以上示范村通过市级评价,市级示范村评价通过量达100个以上。对全区示范村实行拉网式检查,通过“回头看”推动提升分类示范村建设质量水平。此外,树立典型、鼓舞干劲,扩大生活垃圾分类在各类创建、先进中的作用发挥。
五大专项行动
细化措施流程形成新常态
“5”即开展分类引导、分到位和投准确、规范运输、资源化利用、分类执法五大专项行动。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部门联动,加大执法力度,把垃圾分类专项整治行动作为常态化工作常抓不懈,形成目标明晰、责任明确、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以‘钉钉子精神’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共建美丽环境。”涪陵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分类引导专项行动将从组织宣传入手,继续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纳入全区宣传工作计划、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社区教育学校工作内容,打造全媒体宣传矩阵,做到活动出新出彩。
分到位和投准确专项行动注重稳步推进覆盖,力求压紧压实管理人责任,督促物业企业在责任范围内开展好分类宣传指导和监督,并优化回收交投点,引导居民有序投放废旧物资、有害垃圾。
规范运输专项行动聚焦运输系统完善,将加强运输企业监督,积极整合资源,提高分类运输效率,抓好混收混运等问题整改。
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注重分类实效,探索厨余垃圾就地处置、就地资源化利用的新模式,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示范点。
分类执法专项行动强化执法保障,做好执法宣传的同时推动执法检查范围向各乡镇延伸,抓好执法处罚,持续巩固生活垃圾监管执法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