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传统的秸秆、废弃动植物油脂外,以微藻和浮萍为原料制备生物液体燃料的关键技术近期也都有了突破,为生物质能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吴庆余带领科研团队克服了传统微藻制生物柴油产业的难题,成功培育了集细胞密度大、生长快、细胞含油量高三大特点于一身的微藻,产出的生物柴油经过测试,具有流动性好、热值高、含硫量低三大特点。这些基础研究为微藻制生物柴油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据了解,微藻是光合效率最高的原始植物之一,与农作物相比,单位面积的产率可高出数十倍。微藻和浮萍不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还可以通过消耗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物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浮萍是像水葫芦一样,适当条件下可以在废水中大量生长的植物,如果规范化、规模化进行收集处理,不仅可以生产生物质能,还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海介绍,以浮萍为原料的生物质能生产可以克服传统生物质原料受季节影响的缺点,实现全年持续生产的目的。此外,浮萍的生长过程中还可以把水中的氮、磷元素除掉,一举两得。因此,从能量平衡、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考虑,大力发展浮萍制生物液体燃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吴创之表示,我国目前生态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突显,由于生物质能在大气治理、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以及其巨大的产业潜力,因此国家应该在近十年内给予生物质能产业更高的重视和更多的机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蒋剑春认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首先要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其次才是解决能源问题。我国每年产生6亿多吨秸秆,但目前对这些秸秆利用率不高,一般通过焚烧途径进行处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我国生物质能发展规划中预计到2020年利用1.1亿吨标煤当量的生物质能,因此,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有部分言论归咎于生物质废弃物(如秸秆)的焚烧。对此,蒋剑春表示,生物质能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生物质废弃物不规范处理所引起的,只要将这部分生物质废弃物作为原料纳入生物质能产业,进行规模收集、处理,不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能造福人类。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