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日分拣率达95% 广州欲摆脱垃圾“围城”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5-04-02 11:32

自去年试点“定时定点”投放模式以来,广州垃圾减量效果明显,当地某小区日厨余垃圾分拣率高达95%。为此,今年广州将加大推广范围。

3月31日,从广州番禺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获悉,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涉及民生、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建议共110件,全部交由区政府系统的60多个部门及镇街办理,目前已经全部办理答复。其中包括督促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重点建议。
  
  厨余垃圾日分拣率达95%
  
  银湾社区滨江绿园是广东推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模式的小区之一。据《番禺日报》称,自去年开展试点工作以来,该小区垃圾减量效果明显。
  
  滨江绿园的清洁工老张每天早上9时许,蹬着电动三轮车在小区内来回穿梭,每经过1个垃圾收集点都会停一停,将一绿一灰两个240L的垃圾桶搬上车,绿的是厨余垃圾桶、灰的是其他垃圾桶,凑齐四桶就拉到小区的二次分拣点,交给肖大姐和杨嫂。她们将厨余垃圾铲进绿桶,等待番禺区环卫处“生态快车”前来处理,其他垃圾铲上另一台三轮车运到中转站。
  
  “咱们每天分拣出的厨余垃圾不够装满两桶,大概400斤吧,其他垃圾得运走3车。”肖大姐介绍。约10时15分,每日一到的“生态快车”对已经初次分拣的厨余垃圾进行收运。负责开车的霞姐近日表示,滨江绿园的厨余垃圾分拣率提高得很快,能达到95%。
  
  垃圾减量一直是广东环境治理的“重头戏”。按照计划,至今年7月10日,广州要有50%的社区人口实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到了今年年底,这一数据增加至60%。
  
  去年,广州某街道有6个小区完成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收集模式,其中银湾社区的试点小区滨江绿园高厨余垃圾分拣率也给了当地开展分拣工作信心。对此,广州还表示,今年上半年将再推广6个小区。
  
  欲摆脱厨余垃圾“围城”
  
  在今年广州番禺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邓炽伟提出了《关于加快我区厨余垃圾处理点建设的建议》。他建议把厨余垃圾和一般生活垃圾分开处理、实现垃圾的“干湿分离”是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首要步骤。而且应集中开展厨余垃圾收集处理,有效防止“地沟油”等问题产生,强化食品安全处理工作。
  
  对此,番禺区政府日前通过了《关于办理〈关于加快我区厨余垃圾处理点建设的建议〉重点建议的实施方案》,在确保现有11台200公斤/日和1台10吨/日处理能力的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正常运营的基础上,2015年底前在番禺区建成处理能力总规模达到100吨/日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
  
  此外,方案还提出各镇、街建设总规模达到70吨的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根据各镇、街实际人口分布数量、垃圾产生总量等综合指标,每个镇、街至少建设5吨以上餐厨垃圾处理设施。
  
  同时,番禺区还专门成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于去年考察调研了上海、杭州和深圳等城市,统筹制定出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番禺区城管局将牵头,以采购招标模式,财政统筹出资,采购一台处理能力3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设施。
  
  源头上管住“地沟油”
  
  事实上,在番禺区强化厨余垃圾处理之前,广州便已通过了餐厨垃圾相关地方性法规。今年1月,据《人民日报》报导,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餐饮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办法》。
  
  《办法》提出,餐饮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工作应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专业监管、社会监督的原则,按照规范排放、特许经营、统一收运、集中处置的要求进行处理,“地沟油”有望从源头上被管住。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全市餐饮服务处所有6万余家,每天产生的餐饮厨余垃圾多达1800至2200吨,其中废弃食用油脂约占5%至8%,过去多由环保部门指定一些企业回收利用,总量大、易污染、难处理,今后将授权城管部门,在全市划分若干个服务区域,区域内的收运处置单位由城管部门通过招投标产生,实行特许经营与服务。鉴于政府投资的餐饮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大多数尚在建设之中,《办法》或将先在越秀、天河、黄埔以及番禺小谷围街实行。


专家观点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