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下称“‘一带一路’规划”),环保产业作为相互投资的领域再次受到业界关注。
“其实我们这几年一直有想法走出去,想要收购一些环保企业,我们的团队也已经去过好多次。现在如果有相应的配套细则,对我们的合作会有巨大的推动。”永清环保董事长刘正军表示,该公司在“一带一路”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收购项目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谈判阶段,他希望配套细则能更快落实,非常期待类似于零关税这样的开放投资政策以及更少的管制和壁垒。
“《行动》从战略层面、顶层架构方面进行了一个很有力的导向,对中国环保产业肯定有实实在在的助推作用,双方在各自的细分行业、技术、成本等领域都可以有合作。”刘正军谈到,他们经常会去“一带一路”的沿线区域看项目,和当地的互动很多。
“中国企业在环保工程施工等领域有成本优势,特别是类似于脱硫脱硝除尘的大气处理设备、工程,以及污水管网领域已经达到了相应的技术水平,而成本又比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低。”他认为,尽管个别发展中国家也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但他们对履约能力、政策稳定性有些顾虑,因而将更多目光聚焦在发达国家。
首创股份副总经理曹国宪指出,“一带一路”包括了一些环保产业不发达的地区,比如中亚、中东等地区。“新老问题复杂多样,区域型环境污染应对难度很大,局部地区长期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等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治理和修复。”
他表示,首创一直在开拓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务和固废处理市场,推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水务及垃圾处理设施投资建设,挖掘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环境产业市场的投资机会。
曹国宪认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工程和技术输出会有更多作为。“以中国城市垃圾处理技术为例,中国因幅员辽阔区域差异等原因,在这方面技术上有后发优势,综合了多个国家在垃圾处理领域上所拥有的技术专长,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此前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我国炉排炉垃圾焚烧技术已实现国产化,超滤膜水处理技术位居领先,在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污泥处置、垃圾焚烧以及烟气脱硫脱硝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建设运营经验,拥有了门类齐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