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7日消息:生态文明的要义是多元的、立体的、循环的,是贯穿融汇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的自然人文统一体。青山绿水是生态文明的基座和底色。青山绿水是面子、是景观,最重要的还是里子,要有骨头、血肉、脉络和灵魂。
建设青山绿水的过程中,要防止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如林山缺抚育养护,人工林树种单一,重造轻管,造成森林生态质量和生物多样性功能弱化;陡坡林山砍树种茶,导致水土流失、山洪泥石流发生、饮用水源干涸等祸患;乡村古树、大树和野生花卉资源被盗挖,造成种质资源流失;创建森林生态城市局限于栽几排树、植几片草、截几潭水,一些山体则被推平造地,使城市的“绿肺”受损。
我们必须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天然林和城市山体保护,引导营造混交林,完善林业管护、后续有效投入保障机制,严厉查处毁林种经、盗挖野生植物、乱捕滥猎等违法行为。美好乡村和城镇化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搞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
要划定生态保护利用专属区,一方面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恢复、保护原生态,另一方面打造极品“翡翠世界”和现代版的“桃花源”,生态旅游休闲农庄里,可越野探幽、种菜摘果,可牧牛放鸭、逗鸟捉鱼,可读书绘画、唱歌听戏……一切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清新惬意。
要建立“以利促绿、以产保绿”的森林增长新机制,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争取森林旅游景区对周边地区、水库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生态环保回报性投入,实现山上、山下和坝上、坝下资源共用,产业共兴,生态共建,利益共享,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要创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山水画中”的生态园林城市。按照“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的要求,建设休闲、娱乐、会展型山林大公园以及度假、雅居、创意生活型主题森林公园,开发友谊林、成才林、婚庆林、清风林、墓葬林等纪念型林苑。构建“绿色时空”,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全面落到实处。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