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下月起,深圳将全面推行“垃圾不落地”模式,深圳市城管局将在全市开展“环卫专项执法月”活动,重点对随地吐痰和乱吐、乱扔废弃物,从临街门店向街道外扫垃圾以及从车辆上向外抛撒物品等三种行为予以处罚。其中,针对门店外扫垃圾的行为处罚最高达1000元,市民个人违规将最高罚200元。
谁都乐见“垃圾不落地”能够顺利推行,因为它能有效提升城市的面貌和市民的素质。愿望是美好的,任务却是艰巨的。从表面上看,这个模式是不让垃圾落地,实际上却是要扭转市民的不良陋习。正如行人冲红灯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可见其群众基础之广泛和根深蒂固,至今这个陋习仍然常见街头。
再拿酒驾来说,“酒驾入刑”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得到了有效地推广。但“酒驾入刑”都快4年了,还是有人以身试法,还是有“醉猫”落网。眼下深圳正在大张旗鼓进行的“控烟”行动,也遇到了取证难、处罚难等阻力。这说明,改变一个人的习惯都很难,更别说改变成千上万的人了。
在这种背景下,“垃圾不落地”能否推行成功?论泛滥程度,它不比冲红灯的人少;论惩罚力度,它比不过酒驾;论执法力量,它比不过“控烟”,后者有6个执法部门。当然,面对文明陋习不该畏难不前,要改变它就要正视困难。
陋习难改反过来也表明改变陋习需要“慢工出细活”。其中的“慢”,不是指具体的工作状态,而是指心态,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要不急不躁、有章有法、持之以恒。因此,决策者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
事实上,“垃圾不落地”针对的三类行为,在深圳早就有法可依,但由于取证难、处罚难,此类行为一直未能受到有效约束。推广“垃圾不落地”意味着管理者这一次要来真的了。虽说“垃圾不落地”模式在东门的成功只用了一年时间,给了管理者以全市推广的底气,但两者间的工作量相差悬殊,管理者还是应该有长期打算,让大家相信这一次不会是“运动式执法”,用时间去证明,过去的执法弱项也可以像香港、新加坡一样强大和执着。
其次, “垃圾不落地”除了靠执法,还要靠市民配合,这样才能持久。既然是“慢工出细活”,说明时间成本是少不了的。“垃圾不落地”模式一个星期后就开始推广了,也应该给市民留有认知和接受的时间。他们了解什么是“垃圾不落地”吗?是否为他们扭转习惯创造了便利?垃圾桶是不是够多?分布是不是合理?提醒标识是不是都贴好了?是不是便于理解?
上个世纪90年代,台北为了推行“垃圾不落地”可是大费周章,先是在中小学开展“太空宝宝”计划,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教孩子分类,再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将分类概念渗透至千家万户,随后再推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取消原先固定放置在小区门口的垃圾桶,改由垃圾车定时定点收垃圾。虽说两地“垃圾不落地”的模式不同,但台北的成功推广告诉我们,在市民观念培植上,多花些时间和成本是非常划算的。
只有当“垃圾不落地”的观念深入到市民的基因之中,我们才能说一个陋习被消除了,在这之前,路有多长,谁也不知道,但只要有“日拱一卒,不期速进”的恒心,相信这一天终究会来到。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