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海宁市积极探索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分类资源化”全周期处置,以源头标准链、全域布局链、创新处置链深度融合,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资源化处置建筑垃圾134.3万吨,资源化利用企业年产值2.25亿元。
全量化发展资源再生标准。构建建筑垃圾再生标准体系,设立拆除垃圾处置终端、工程渣土处置终端,拥有绿色新材料灰土制作、非黏土烧结空心砖2个工程弃土专项利用项目,形成一套标准化处置体系。鼓励企业主导和参与标准制定、把脉调整发展方向,截至目前,相关企业已累计主编及参与编制标准33项,其中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3项、地方性标准1项、团体标准25项。
全覆盖布局循环产业格局。编制完成县域建筑垃圾消纳处置规划,全面优化处置终端、中转外运码头、消纳场等空间布局,构建“4+2”建筑垃圾循环产业格局,推动全域一体布局、一体发展,完成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权项目技改提升,年处置能力提升至100万吨。
全域性优化垃圾处置模式。创新优化拆除垃圾移动式处置核准政策,布局“固定+移动”资源化处置模式,推进建筑(装修)垃圾全域化处置。试行移动式建筑垃圾就地处理、就近回用模式,实现利用和资源集中再生利用“双管齐下”。创建建筑垃圾智慧协同处置体系,实现“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工程垃圾、园林垃圾、大件垃圾”的“五位一体”综合循环利用模式。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