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石膏是生产磷肥、磷酸时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每生产1吨磷酸副产约4到5吨磷石膏。目前中国磷石膏堆存量已超8亿吨,每年还新增约8000万吨,而实际利用率为40%左右。
目前,最常见的处理磷石膏的办法是暂时堆放存积,但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提高企业管理成本。而且渣场一旦出现渗漏废水,就会导致水域总磷超标,存在严重的环保隐患。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市场开拓难度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利用的进度,加之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并受到运输半径和市场竞争的影响,磷石膏综合利用压力很大。
2018年,贵州率先出台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政策,按照“谁排渣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原则,将磷石膏产生企业消纳磷石膏情况与磷酸等产品生产挂钩,倒逼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催生了新型建筑材料等新产业,磷石膏在贵州正“变废为宝”。贵州省某些磷石膏产业已在最重要基础原料石膏粉的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既破解了原有磷石膏建材制品强度不够、返潮发霉的技术瓶颈,又提高了产品的综合利用效率。
行业企业在努力,化工研究院科研团队也在贡献力量。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磷化工产业中的关键共性问题,贵州省化工研究院科研团队创新研发“中低品位磷矿高效清洁综合利用选矿集成技术”,从源头解决磷矿尾矿产生、磷回收率较低、所得磷精矿品质不高等问题,大大改善磷石膏生成处理条件,直接得到品质优良的磷石膏。该技术还解决了硝酸法萃取磷酸中酸不溶物分离的世界性难题。
此外,通过该技术可获得高品质磷精矿,如用于传统硫酸法制磷酸,可减少磷石膏产生,提高其品质。而用于硝酸法制磷酸,则能从源头杜绝磷石膏产生。通过该技术,可将磷矿中伴生的镁分离,生产成氢氧化镁,为磷矿资源发展镁产业开辟新路子,大大增加磷矿资源的附加值。
另外政策推动也少不了。2011年国家有关部门印发的《关于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到2015年底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0%。2022年5月26日全国首部精准防治磷石膏污染地方性法规《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出台,强化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全链条治理;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中低品位磷矿利用效率,推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基层群众防治磷石膏污染的要求。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