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如品诗,论情也论境。“塞上江南”宁夏,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寂寥壮阔,也有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都市繁华,还有醇香四溢、闻名遐迩的葡萄美酒。
葡萄酒已成为宁夏的一张名片:当地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52.5万亩,年产葡萄酒1.3亿瓶,占国产葡萄酒酿造总量的37.3%。
近年来,随着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葡萄种植采摘、葡萄酒旅游等已成为当地群众就业的重要渠道。据统计,宁夏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2万个,劳务金额约9亿元,当地农民收入中的1/3来自葡萄酒产业。
宁夏坚持绿色发展,打造黄河生态涵养示范区,通过种植酿酒葡萄,将35万亩山荒地变成了绿洲。宁夏把突出生态修复功能作为发展葡萄酒产业的重要要素,建成生态型葡萄酒产业园,把废弃砂石坑变成紫色聚宝盆。在宁夏,漫山遍野的绿色葡萄藤蔓,编织着绿色发展的实践之路。
宁夏坚持文旅并重、产业融合,酒庄旅游成为宁夏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元素。推动葡萄酒产业产生显著的综合效益,宁夏正规划建设一批葡萄酒主题产业小镇和智慧葡萄园,加快旅游线路创新设计、文旅产品提质升级、葡萄酒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葡萄酒智慧体验项目建设,不断拓展葡萄酒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葡萄酒产业区、生态区、旅游区空间融通、内涵延伸、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多年来,宁夏与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等相关机构和主要葡萄酒生产国,在品种、技术、人才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合作。葡萄酒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由此激发,双向开放力度更加空前。依托国际货运班列,银川至中亚、西亚等班列和航班开通形成陆路大通道、空中大通道,宁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葡萄酒贸易正当其时。
只有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才能让宁夏葡萄酒的醇香绵远流长。开放效应转化为发展动力,宁夏正乘势打造产业创新、人才集聚、成果转化高地。以多样性和差异化为导向,建立完善良种苗木三级繁育体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小葡萄孕育着前景广阔的大产业、牵动着增收致富的大民生。在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揭幕之际,美酒已备,宾客将至,一个佳酿飘香的塞上江南令人期待。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