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于10月11日至15日在昆明举行。普洱市带着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成果,进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展馆云南展区,吸引了与会嘉宾以及各大媒体的关注。
2013年6月,普洱市获批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成功发行首支规模50亿元的绿色发展基金,努力推动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由试验迈向示范,持续为全国发展绿色经济作出新贡献、做好新示范。
8年来,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以规划为引领,以制度为保障,以保护为底线,以绿水青山价值转化为目标,探索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加快现代化步伐的新路子,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探索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统一的绿色发展道路。
制度层面上实施GDP和GEP双核算制。普洱市于201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TEEB评估,2017年开始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GEP),2018年全市推行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将GEP核算结果纳入全市综合考核,实行GEP和GD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
在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上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实施存量经济绿色化改造、增量经济绿色化构建,编制发布31个重点产业、行业的“地方标准”,加快建设国家“特色生物、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休闲度假”四大绿色产业基地,不断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探索建立绿色金融、绿色政绩考核和绿色司法制度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实施绿色经济发展评价和考核,将“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绿色经济考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单位GDP能耗”等8项指标列入县(区)综合考评体系。
经过多年的努力后,普洱的绿色实践取得了喜人成果:“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打造了18个“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率先在中国探索推行GDP与GEP(生态系统总值)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首家发布GEP核算成果,GEP从2013年的4831.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581亿元。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时期的68%增长到74.5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生物多样性突出,保护全国1/3的物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50天以上;河流优良水体比例达到9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