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引导基金以两种方式展开投资,一种是直投,即直接投资于绿色项目;另一种是子基金,即作为LP投资于子基金,并进行间接投资。其中,作为LP投资于子基金是主流的模式,这是产业引导基金市场化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从投向上看,绿色产业引导基金主要为环保、新能源与新材料方向,其中,新能源更是重中之重,成为绿色产业引导基金投资的最爱。
绿色产业引导基金的投资模式
《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财金规[2016]2800号)指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可以综合运用参股基金、跟进投资、融资担保、政府出资适当让利等方式进行运作。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可以有多种投资模式,但最主要的投资模式是直投与投资子基金两种。目前,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采用的运作模式多数为按母基金方式运作,即采用参股基金的投资方式,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作为“母基金”,与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及其他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合作设立项目投资基金(即“子基金”),项目投资基金对其基金章程中约定的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在实操中,完全采取直投方式进行投资的政府产业基金较为少见。但按母基金方式运作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同时进行直投的案例也很多见。
直投与子基金两种投资模式各有其优势,具体投资模式的选择通常取决于基金设立目的。直投能更好地体现政策性,可以以更为高效、更为集中的方式进行投资,更多用于对特定关键产业的支持,能给予目标产业更为直接的扶持和引导,其缺点是政策性有余而市场化不足,同时撬动社会资本的直接效果要差一些。而子基金模式的优势在于高度市场化,社会资本主导子基金的投资管理,政府对基金运作的直接参与更少,可以更好发挥基金管理人的专业能力,此外,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可以直接发挥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其不足是市场化必然要牺牲一部分政策性,同时,与社会资本建立有效合作的难度较高,基金的前期推进往往较慢。
绿色产业引导基金的直投方向
1.IT、医疗健康、半导体及电子设备、互联网、机械制造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主要投向
从投向来看,根据私募通数据,截至2021年7月末,从投资数量来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参与的项目主要集中在IT、医疗健康、半导体及电子设备、互联网、机械制造等领域,合计占比69.62%。从金额来看,则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IT、能源及矿产、机械制造、互联网等领域,合计占比72.55%,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半导体及电子设备,为34.27%,主要是由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比较大所致。投资于能源及矿产领域的基金规模也较大,占到8.83%,从具体投向来看,主要是电燃热水等公用事业领域,跟基建基金、PPP类规模较大有关。
2.清洁技术行业已成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第六大投向
从直投来看,私募通数据显示,按行业检索,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直接投资于清洁技术行业的案例数为355例,占全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4.19%;金额为192亿元,占全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3.96%。
根据私募通数据,截至2021年7月末,按关键词检索(被投企业标签为:节能环保、智能出行、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新能源)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案例数为674例,金额为383.98亿元。从直投项目来看,按关键词检索的数据显示,清洁技术行业在数量与投资金额均占比最高,分别为26.85%和38.41%,其次为半导体与电子设备行业,数量与投资规模占比分别为22.26%与12.68%。之后依次是IT行业、机械制造行业、汽车行业等。
3.2016年后绿色产业引导基金进入快速发展期,项目以扩张期与成熟期为主
分年来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直投绿色项目数量与金额逐年走高,尤其是2016年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在投资次数上超过了60次,规模上超过500亿元。2020年再次大幅提高,投资次数达到131次,金额达到78.50亿元。
从投资阶段来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直投绿色项目所处阶段以扩张期与成熟期为主,投资次数占比分别42.58%与30.86%,合计占比73.44%;投资规模占比分别为35.38%与50.19%,合计占比85.57%。
绿色产业引导基金的子基金投向
1.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是绿色产业引导基金间接投资主要方向
从间接投资来看,根据私募通数据,截至2021年7月末,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投资于绿色股权投资基金(出资人包括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已投行业为清洁技术的基金,且已完成至少3例清洁技术行业项目投资)的案例数为193只,子基金总规模3409.62亿元。其中,投向环保领域的基金数量最多,为84只,占比38%,其次为新能源,为67只,占比31%,新材料领域基金60只,占比27%。但从基金规模来看,新能源领域基金规模最大,为2058.96亿元,占比51%,其次为新材料领域,基金规模1057.20亿元,占比26%,环保领域基金规模828.55亿元,占比21%。
2.绿色产业引导基金子基金主要集中于创投基金与成长基金两类
从绿色引导基金所投子基金的类型来看,创业投资基金数量最多,占比近55%,而成长基金与并购基金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41.28%与24.46%。说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一方面注重引导作用,扶持创业企业,但另一方面,在资金安排上,则更倾向于相对成熟的领域与项目,以尽最大可能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同时,也符合地方招商引资的需求。
总结
本文意在对绿色产业引导基金的投向进行客观描述,并不对绿色产业引导基金的投资模式与投资运作进行评价。经过多年的探索,市场化运作已成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运作的共识,因此,以母基金方式进行运作,通过子基金进行投资已成为绿色产业引导基金投资模式的主流,但出于政策性目的,仍然较多绿色产业引导基金会部分地直接投资于产业项目,形成同一基金,两种投资方式并行的模式。
2016年以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绿色投资加快发展,目前清洁技术已成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第六大投向,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提高占比,成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最主要的投向之一。在具体投向上,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向,一方面,体现了政府的政策取向,另一方面,也是市场风口的体现,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关键领域,也是市场容量、投资前景最为广阔的领域。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