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介绍“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署了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工业行业将从这些重点领域发力。
多措并举降碳减排 推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减排。初步建立了落后产能退出的长效机制,出台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产能置换的实施办法,提前完成“十三五”1.5亿吨钢铁去产能的目标,“地条钢”全面出清。同时,加快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
通过绿色制造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地方、行业特色的绿色制造和节能转型模式,大力推动工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截至2020年底,共打造2121家绿色工厂、171家绿色工业园区、189家绿色供应链企业。
通过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节能减排提供支撑。202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为全球做出了贡献。截至今年8月底,新能源汽车推广超过了700万辆,居全球第一,总量占全球的一半左右。
统筹好排放总量、排放强度和产业结构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对工业领域来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同时也是一个重大机遇。所以要统筹好排放总量、排放强度和产业结构,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大力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要抓好顶层设计。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的具体实施方案。
要推动低碳化转型。既要加快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也要加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制定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加快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加大降低排放强度工作的力度,更要突出排放强度降低以后的实际效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强化工业节能增效,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加大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力度,加大绿色产品供给,为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大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还要开展重大工程示范。推荐一批重大工业低碳技术,实施低碳、零碳、负碳的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充分利用好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赋能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