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日前在高新区设立了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苏州市民在了解自己经济账本的同时,还将拥有一个自己的碳减排账本。
据悉,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显示,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中,约有72%是由居民消费引起的。上述报告称,在中国,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40%-50%,其对碳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一比例越高。
“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凝聚了区域数字化低碳力量,建立数字碳账本,将为绿色发展、绿色生活增添新的动力。”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碳账本”将公民个人每一次的绿色行为转化为减排量并记录下来,形成碳减排总账。个人碳账本将作为未来个人的绿色资产,可获得相关物质、精神和行政激励,并有望享受绿色金融和绿色保险的优惠等。“个人无需上报数据,只需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行为并授权被绿普惠云进行量化和记录,形成个人的减排日志。”
根据该中心的计划,将让公民的每次绿色行为都可记录、可累积减排量,并可获得公益、商业和政策鼓励性等激励,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的自主选择。
对个人而言,围绕“衣、食、住、行、游”,每一次减排行为都将被绿普惠云记录下来,比如乘坐公交、绿色餐饮、绿色快递、绿色出游、绿色观影等,基于中华环保联合会公布的团体标准,量化为个人消费者的碳减排量。政府推动低碳行动,企业带动人们减排,从政府、企业、个人不同角度统计减排量,便形成了苏州市政府碳账本、企业碳账本和个人碳账本。
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理事长陶岚表示,相比生产端,对各级政府来说,生活消费端碳中和、碳普惠的解题思路更难。实践证明,光靠政策、资金驱动、单个地方政府或单一企业驱动,难以达到良好效果。
未来,苏州的碳账本模式将向全国复制推广,并联合各地政府、企业,建立全国适用的公民碳减排数字账本。基于科学、权威的公民碳减排团体标准,解决目前生活消费端碳中和“覆盖度低、感知度低、不可持续”的难题。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宋长宝说,苏州高新区首次设立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旨在通过标准制定助力长三角碳普惠联盟建设,打造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碳普惠领域的全国样本。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