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四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有何新变化

来源:中银研究2021-07-13 10:25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与行动。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有助于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通过与2017年发布的《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对比,“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相关部署有一些新变化,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的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仍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产品绿色设计、行业清洁生产、园区循环化发展仍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但与“十三五”时期相比,“十四五”时期相关举措更加具体和明确。比如,产品设计方面,“十三五”时期只是提出要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多是相关理念的探索和试点。而《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低毒低害、低(无)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等环境友好型原料”“推广易拆解、易分类、易回收的产品设计方案”“推动包装和包装印刷减量化”。清洁生产方面,“十三五”时期只是提出推广“3R”生产法,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十四五”时期,在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背景下,相关行业进一步明确,《规划》提出“推动石化、化工、焦化、水泥、有色、电镀、印染、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制定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第二,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与“十三五”时期将“完善城市循环发展体系”作为重要任务之一不同,“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被列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体现了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重视。“十四五”时期主要围绕加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利用、推行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三方面部署,相关举措基本延续了“十三五”时期发展方向。

第三,资源循环体系构建提出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资源循环体系构建也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之一,废旧等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再制造产业发展仍是其中的重点措施。与“十三五”时期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再制造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再制造水平的同时,关注新兴领域再制造发展,《规划》提出“推动盾构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二是提出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要“建立完善车辆、家电、手机等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标准”,“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这与消费习惯变化、政策支持背景下我国二手商品市场较快发展有关。近年来我国二手闲置商品交易额较快增长,2020年为12540亿元,较上年增长30%,其中2020年二手电商的交易规模达到3745.5亿元,同比增长44%。2020年我国在线二手交易用户规模超过1.8亿人次。同时“90后”“00后”在闲置商品交易方面逐渐成为生力军。


排行

一月 一周

专家观点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