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与行动。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有助于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通过与2017年发布的《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对比,“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相关部署有一些新变化,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的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仍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产品绿色设计、行业清洁生产、园区循环化发展仍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但与“十三五”时期相比,“十四五”时期相关举措更加具体和明确。比如,产品设计方面,“十三五”时期只是提出要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多是相关理念的探索和试点。而《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低毒低害、低(无)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等环境友好型原料”“推广易拆解、易分类、易回收的产品设计方案”“推动包装和包装印刷减量化”。清洁生产方面,“十三五”时期只是提出推广“3R”生产法,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十四五”时期,在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背景下,相关行业进一步明确,《规划》提出“推动石化、化工、焦化、水泥、有色、电镀、印染、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制定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第二,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与“十三五”时期将“完善城市循环发展体系”作为重要任务之一不同,“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被列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体现了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重视。“十四五”时期主要围绕加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利用、推行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三方面部署,相关举措基本延续了“十三五”时期发展方向。
第三,资源循环体系构建提出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资源循环体系构建也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之一,废旧等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再制造产业发展仍是其中的重点措施。与“十三五”时期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再制造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再制造水平的同时,关注新兴领域再制造发展,《规划》提出“推动盾构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二是提出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要“建立完善车辆、家电、手机等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标准”,“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这与消费习惯变化、政策支持背景下我国二手商品市场较快发展有关。近年来我国二手闲置商品交易额较快增长,2020年为12540亿元,较上年增长30%,其中2020年二手电商的交易规模达到3745.5亿元,同比增长44%。2020年我国在线二手交易用户规模超过1.8亿人次。同时“90后”“00后”在闲置商品交易方面逐渐成为生力军。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