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北京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2021-06-22 10:32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6月3日下午,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听取了北京市碳达峰评估和碳中和行动纲要有关情况汇报,强调,要强化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严格控制制造业碳排放增长。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幅提升外调绿电规模。聚焦城市运行重点领域,发展绿色建筑,构建低碳交通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急不得也等不得,必须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介绍,我国人均累计碳排放远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也小于全球平均,实现2060年达到碳中和,其难度远大于发达国家。面对这一艰巨任务,北京坚持试点先行,着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率先实现突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以行政办公区等区域为重点,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深入贯彻绿色办奥理念,从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和低碳标准等四个方面发力,制定了18项措施。比如,全部冬奥场馆绿电覆盖,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五棵松冰球训练馆等4个冰上场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使用最清洁、最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以尽可能降低北京冬奥会所产生的碳排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诸多制约因素,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森林碳汇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北京扎实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不断扩大绿色空间,推进大尺度绿化,已经建成的温榆河公园一期呈现湿地芦苇、花溪锦田、曲径通幽等特色景观,该区域将在近自然林营造、生境多样化、建筑垃圾资源化、智慧科普、新型城市开放空间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全面推行“林长制”,增加森林蓄积量,发挥城市绿地、湿地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此外,北京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光瓶行动”,积极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让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是一场大仗、硬仗。下一步,北京将坚持系统观念,以绿色发展为统领,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大力倡导人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排行

一月 一周

专家观点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