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再生资源战略地位日益上升。重要性在于其不仅是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的末端治理手段,更是废物源头减量化的主要方式。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的年回收总量超过2.8亿吨。从类型来看,再生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金属类再生资源、非金属类再生资源和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再生资源不再是传统的收旧利废行业,而是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资源短缺的重要抓手。
中再生协会会长管爱国进一步指出,再生资源发展到今天,不再是单一的一买一卖行业,而是嵌进整个社会的大循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面临的环保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监管措施有利于鼓励企业在环保装备和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对于从前以“小散乱”为主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来说,如今既迎来难得机遇,也相应有了新挑战。
无论是“互联网+再生资源”落地难、持续难,还是正规企业积极性较低等问题都困扰着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内的废品回收行业仍然较为原始,行业标准不高。行业内中小型企业占据主流,缺乏知名度,融资难、信贷难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痛点。加之再生资源回收价格持续下跌,回收市场呈现“利大抢收、利小不收”的局面,再生资源回收难度越来越大。
规模化企业回收量仅占总回收量的不到10%。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数量达9万多家,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为1200万人。从企业结构看,个体经营户是主体,且以手工作业为主,组织化程度较低。区别于传统“小散乱”企业的正规再生资源企业,还面临着综合税负过高、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所幸,在国家一系列产业、环保政策的正向引领和反向倒逼下,再生资源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得到了资本市场青睐,绿色信贷、上市、发债、PPP等方式支持了再生资源企业做强做大。也有些企业敢于尝试,借助互联网+做上门回收,突破传统制造业的樊篱。以葛洲坝、格力电器、格林美、启迪桑德等为首的龙头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再生资源深加工业务步伐不断加快。
事实上,再生资源既是一个传统行业,也是一个大行业。“十四五”期间,固废处理行业和有望迎来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与产能扩张。据中国再生资源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仅是废钢铁一项品种,回收产值就接近4000亿元。各路资本竞相涌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资本的高需求与差异性也加剧了再生资源行业内的并购重组。达到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能力较弱的小型企业或作坊正在面临淘汰,行业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高。
国内再生资源行业也将从“小散乱”转向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秘书长潘永刚认为,聚焦分拣中心建设积极构建绿色回收利用体系,重构再生资源供应链并提高回收率。完善行业标准不仅要着眼从业标准、产品标准建设,也要进一步明晰再生资源利用途径、行业分类以及进出口管理标准。或许,这一新机遇可以从垃圾分类、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产业发展、持续加强固体废物集散地整治等方面破题。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