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被形象地喻为挖掘“城市矿产”,是完善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福建泉州市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泉州市工信局围绕泉州市的产业特点,通过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创建示范试点单位等措施,引导再生资源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具有泉州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福建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是泉州的示范试点典型单位,深耕“城市矿产”“互联网 绿色回收”领域,目前这两个园区的建设有了新的成效,城市的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示范先行,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
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是泉州市的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典型单位,园区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将循环经济建设融入到入驻园区项目的各个方面,已初步建成以炼油乙烯为主,涵盖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橡胶和塑料制品等石化产业链的特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群。
该园区重视清洁生产队建设,经过对落后设备、工艺的淘汰,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园区通过建立污水回用、废气回收处理与综合利用、废渣资源综合利用等系统,提高资源利用率,园区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0.736万吨,化学需氧量(COD)0.0834万吨,氨氮排放量0.028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0.028万吨、工业废水排放354.727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降低了5.8921万吨。园区通过建立园区热能的梯级利用体系,提高热能利用率;通过建立公用管廊,初步实现园区的集中供热,蒸汽供应能力788吨/小时,最高温度可达350℃,年可节省10万多吨标煤。
以点带面,完善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泉州市通过建设福建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完善了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该园区是福建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的泉州南安市。
该园区在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建设中,完善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和企业共生发展的产业群,促进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层面的良性大循环。
园区内规划建设了科研/信息/教育培训中心、回收体系、仓储物流中心、污水处理厂、橡塑加工区、拆解集控区等项目,并计划构建“铜、铝、镍等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链”“废橡塑‘高值化’回收再利用产业链”“海峡两岸再生资源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三大产业链。
目前,园区目前已入驻企业28家;完成整合回收网点近1000个,在泉州市各县区进行分拣中心选址建设,并建成交易市场1个;正式上线了海西回收APP,进一步创新回收模式,扩大回收覆盖面,丰富城市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泉州市通过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不断扩大产业链覆盖范围与覆盖深度,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业的转型升级当中,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