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在严厉打击“洋垃圾”进口的同时,规范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并加快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产业发展。
在生态环境部30日上午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邱启文表示,禁止“洋垃圾”进口改革以来,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围绕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提升国内固体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逐步补齐国内资源缺口,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底前有望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今年是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收官之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禁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国家逐步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1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要求“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停止受理和审批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申请”“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内单位产生的未复运出境的固体废物,按照国内固体废物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我国曾是世界第一大“洋垃圾”进口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快速发展,为缓解原料不足,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洋垃圾”。
一种典型的“洋垃圾”就是废旧纸张。废纸是我国造纸行业的重要原料之一。中国造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2700家,纸及纸板生产量10765万吨,较上年增长3.16%。我国有近70%的纸张来源于废纸,而历年进口废纸量则占据我国废纸原料总量的1/3。
我国纸及纸板生产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浙江以及江苏等东部沿海省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进口废旧纸张方便。
“洋垃圾”进口满足了一部分企业的生产需求,但也直接危害了我国的生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一直以来,发展中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发达国家处理垃圾。这种状态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
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全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分别为4227万吨、2263万吨和1348万吨,与改革前2016年的4655万吨相比,分别减少9.2%、51.4%和71%。截至2020年11月15日,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为718万吨,同比减少41%。
邱启文介绍,生态环境部今年已按计划办理了13批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全年审批工作已结束。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
他表示,生态环境部将配合海关总署持续开展打击“洋垃圾”走私行动,依法从严处罚进口固体废物等违法行为,有效切断“洋垃圾”走私供需利益链。同时继续加大对固体废物集散地、“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顿力度,加强固体废物循环利用行业监管,依法查处固体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邱启文表示,在对“洋垃圾”关门的同时,国内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调查显示,之前以进口“洋垃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将聚焦国内市场。
他介绍道,相关部门正在规范固体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正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启动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81.2%。国家邮政局正在推进减少包装材料使用,可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87.2%。生态环境部正在北京等20余个省份开展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
在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产业发展方面,国家发改委已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布局了49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支持129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正在指导推进60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生态环境部还牵头指导“11+5”个城市和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并督促市、县两级政府加快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从生态环境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无废城市”试点共安排了900多项任务、500多项工程项目,投入资金超过1200亿元。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