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住房和老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当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仍存在短板和弱项,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转运体系仍不健全,焚烧处理占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比重依旧偏低。
有专家看来,垃圾分类和处理涉及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后续产能的有效利用,本身是一笔被“摆错位置”的巨大可利用资源,因此,在政策密集铺路之余,垃圾分类处理还需在产业化推进上下大功夫。
补短板力促46个重点城市兑现目标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房和老城乡建设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彼时,这一度被视为国家层面吹响“垃圾分类切实推进冲锋号”的积极信号。
如今有关垃圾分类处理的任务目标在被重申和提及,根据《方案》要求,到2023年,具备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中,46个重点城市将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体系。
不难发现,国家政策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路径目标上,堪称时间紧任务重,此时,强调补短板、强弱项有关任务部署则更加强调力求快速、有效、可操作。
《方案》明确了加快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体系、大力提升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合理规划填埋场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四项重点任务。
垃圾资源化利用须从寻求产业突围
在业内流行着一句话: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论是厨余垃圾还是固体废弃物,亦或是垃圾回收,背后都各自蕴含着诸如垃圾堆填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固废焚烧发电利用以及可回收再利用资源重回生产资料等一系列事关产业链深度充足的组成。
清华大学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所原所长聂永丰表示,近年来国人的环保意识大幅提升,二者有条件更好地统一起来,这也为寻求垃圾分类处理的产业化途径形成了条件。
在聂永丰看来,垃圾是错配了的资源,如何无害化处理和找到产业化利用路径是关键所在。实际上,西方国家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已然形成了产业链,比如,垃圾分类实行工厂化流水线分拣,各种分拣出来的东西都进行循环利用。甚至焚烧垃圾后的炉渣也要分类,进行资源化再利用。
“这正是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层面的问题,即垃圾分类应更多地从市场化着眼寻求解决之道。”聂永丰认为,在垃圾的产生、分类收集、运输处理过程中,涉及的不只是生产厂商、消费者、环卫部门,还需要包括物流等多个市场主体的参与,共同将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打造成统一的产业链。
“唯有如此,未来我国垃圾分类处理才能在走上科学利用道路的同时,朝着源头分类的精细化、运输的合理化及处理的科技化的目标不断推进,并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双重突围。”聂永丰说。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