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在察素齐镇毛脑亥村,记者看到田间地头有几台大型机械正在作业,成捆的秸秆整齐地码放在一旁。每年秋收之后总有大量秸秆散落田间,以往为了方便来年耕种,农民大多采取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不仅污染空气还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秸秆禁烧工作的不断推进,虽然秸秆焚烧鲜有发生,但残留在田间的秸秆该如何处理成为困扰农民的一件事。
据毛脑亥村党支部书记霍满仓介绍,毛脑亥村共有耕地8000亩,当地农民的耕作习惯是在秋收之后、入冬之前进行土地深翻,从而达到减少病虫害、提升土壤肥力的效果。由于近年来周边购置秸秆打捆机的企业数量较少,器械作业效率不能满足村民需求,秋收之后不少秸秆滞留田间,不仅对后续耕种造成一定阻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污染及火灾隐患。
据了解,今年为及时解决秸秆处理难题,加快全旗各乡镇迅速开展秸秆离田工作,土左旗筹措资金1000万元购进大型秸秆打捆设备25套,对全旗的秸秆进行打捆作业。目前25套设备已全部交付各乡镇,正在各村陆续开展打捆作业。
“为推进全镇秸秆离田工作,除了使用打捆设备,我镇还将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以政府为企业每亩补贴10元的政策雇佣相关企业、合作社进行秸秆打捆处理,并根据实施推进情况增加机械数量,确保在今年春节之前完成全镇的秸秆离田工作。”察素齐镇副镇长王瑞根告诉记者。
今年土左旗玉米种植面积约125万亩,除去全株青贮玉米外仍有95万亩玉米秸秆需要处理。如何在加大秸秆禁烧执法力度的同时疏堵结合,探索出一条符合土左旗实际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据土左旗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开展的秸秆利用主要包括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肥料化等方式,即引导农民进行深翻还田,将秸秆粉碎深翻,增肥保墒,提升地力;与生物质热电公司签订协议,将秸秆用作发电燃料;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加菌堆积发酵有机肥技术。通过多措并举,综合利用,土左旗有效消除了玉米秸秆“站岗”浪费和因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空气污染。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