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脏又油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在上海的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总被归为“干垃圾”丢弃。但其实,许多一次性餐盒,是可以回收并循环再生利用的。近日获悉,近三个月来,共和新路街道4个小区的居民,已经渐渐习惯将外卖餐盒交给“回收箱”,餐盒平均减量回收率达到75%。这也是外卖塑料餐盒首次作为单品类,在上海社区内做到回收减量。
在东方公寓、嘉利明珠城、和源名邸、永乐苑等小区里,从去年9月开始,悄然出现了几个蓝色的回收箱。居民可以将PP材质的一次性餐盒,清洗干净,扔进这个箱子,并由专门的清运公司运走。回收的餐盒派什么用场?志愿者告诉居民,这些餐盒可以再生利用,做成手机壳、挡泥板、环保袋、胸针、扇子、钥匙扣等产品。
“去年9至11月,四个小区居民回收餐盒的最高参与率达22%,平均参与率达7%。”负责该项目的爱芬环保员工韦璐表示,项目组结合了上海市一般可回收物的回收标准,并采纳清运公司的意见,制订了餐盒的回收标准——无食物残留,无明显油污。经过志愿者的指导,许多居民从一开始的“嫌麻烦”,转变为养成了“将餐盒洗干净、晾干、投放”的习惯。
随着项目的推进,项目组还有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本来认为“外卖餐盒=年轻人”,但实际上参与人群的年龄结构很多元化。而收集到的物品,从一开始的外卖餐盒,渐渐“拓展”到网络买菜APP的塑料盒、干净的鲜牛奶塑料瓶、冷冻水饺塑料托盘、矿泉水塑料瓶等各种食品塑料容器。大家发现,社区中塑料餐盒来源较广,饭店打包、菜场、熟食店、外卖等都有可能成为餐盒的源头。
随着“餐盒回收”的推进,这些小区中干垃圾桶里越来越多的“垃圾”变成了“可回收物”,被再次赋予了新的生命。据统计,四个小区去年9月的餐盒减量率仅55%,10月已达到了88%,11月则保持在80%。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