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85%的综合利用率背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传统中华文化中,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美好生活为世人所向往。然而,随着畜禽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在保障畜产品稳定供给的同时,畜禽粪污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尤其在长江大保护的背景下,对长江沿线的畜牧大县尽快实现绿色...

《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发布,未来...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报告《全球能源部门2050年净零排放路线图》在京发布。报告显示,能源部门占当今温室气体排放的约四分之三,是避免气候变化最恶劣影响的关键,而气候变化或许是人类有史以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降至净零排放,与控制全球...

四川出台省属企业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

近日,四川省国资委发布《关于省属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向绿色低碳领域聚集等7项重点任务。《指导意见》指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围绕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

节能提效是实现碳中和的最经济途径

节俭是美德。节能是基本国策。节能提效是实现“双碳”目标最有效、最直接、最经济的手段。“十一五”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创新性地将节能减污降碳作为重大工程加以实施,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

“双碳”目标下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创新路径研讨会在京...

会议现场2021年6月10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保尔森基金会、落基山研究所共同支持的“‘双碳’目标下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创新路径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会议从政策引导、机制创新、产业升级、资本助力等多角度,深入探讨“双碳”目标下循环经济创新发展面临的...

绿色税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时,强调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碳达峰”指的是在203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的是到2060年,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

循环经济理念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当前,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资源和环境问题,如何借鉴国外循环经济理念,实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有效维护生态环境、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自20世纪开始,不断累积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

四川省国资委推动国资国企加快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四川省国资委以“三个一”为抓手,引导推动国资国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发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示范带头作用。出台一个指导意见。在全国国资系统率先出台《关于省属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意见》围绕“全...

国家能源局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签署《中国国家能源局...

6月7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北京以视频形式会见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总干事弗朗西斯科·卡梅拉,双方共同签署《中国国家能源局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谅解备忘录》。章建华表示,国家能源局与IRENA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次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推进污水处理领域补短板强弱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827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2...

282/935<>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