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提高能效作为实现碳达...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25日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增强公众绿色低碳意识,倡导低碳消费,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2021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公众参与低碳发展”论坛以线上方式在北京举办。解振华在致辞时表示,气候变化是关乎人类...
8月13日,沂水农商银行以70余万吨碳排放配额为质押物,为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2000万元。据悉,这是临沂市首笔发放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是为拥有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的企业发放的贷款,仅以碳排放权配额...
什么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不用能、少用能,节能!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日前指出碳减排优劣顺序应该依次为:节能提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增加低碳能源和减少高碳能源、通过植树造林强化自然碳汇,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
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主题是“低碳生活,绿建未来”。从江苏省发改委了解到,本省加强“循环经济”实践,加快推进控排减污降碳,努力构建资源循环产业体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费“双控”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以年均1.5%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全球碳减排面临鸿沟、气候治理面临赤字,各国致力于抗击疫情、推动经济...
生活垃圾处理是实现城乡良好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利用的重要环节。制定完善相关立法,发挥法律的指引和规范作用是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必要和有力手段。自《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发布以来,各地出台了70余部专门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法规和规章,基本实现“在20...
面对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谁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而绿色金融是推动实现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从国内层面看,《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绿色...
再生资源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回收作为再生资源产业的核心环节,承担着将各种分散的废旧物资进行“汇聚”与初加工的任务,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手段和发展保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的普遍关注...
今年6月,地处川滇交界的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迎来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在白鹤滩项目中攻克了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多项世界性技术壁垒,推动了水电装备制造迈入百万千瓦机组的“无人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