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由中冶南方威仕监理公司全过程监理的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在经过一系列试验后,一号线并网发电一次成功,标志着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正式进入72小时满负荷试运投产阶段。
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由北京市政府和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北京市重大民生工程和折子工程,也是首钢实施战略转型、在北京地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所承担的第一个环保民生工程。
项目年处理垃圾100万吨,拟处理丰台、海淀、门头沟、石景山4个区经分类收集的其它垃圾和分选预处理后的生活垃圾。焚烧厂预计余热发电4.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14万吨标煤,发电量除供本厂用电外,其余送电网售电,年上网电量达3.2亿千瓦时。项目还可根据周边负荷要求,向周边居民供热。作为世界单体一次投入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利用最先进的烟气处理工艺,在国内垃圾焚烧发电厂中首次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采用抽凝汽轮发电机组,实现热电联产;在国内垃圾焚烧发电中首次使用空冷技术,可节水80%,并采用雨水综合利用、沼气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节能环保技术。
下一步,项目二号线计划于一月中旬进行汽轮发电机组冲转和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