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很容易滋生蚊蝇,尤其是夏天,只要存放的时间长一点,就会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腐臭味。不过,东莞元美社区的居民大多没有这种烦恼。
去年5月1日,元美社区作为南城的试点,正式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居民自愿报名参加餐厨垃圾回收,工作人员将回收的餐厨垃圾送到社区的处理中心,制作成有机肥,并免费派发给社区居民,用于有机种植。此外,社区每月还会评选出垃圾分类表现优秀住户,并发放奖品。截至今年6月,元美社区共有77%的小区住户和57%的自建居民宅住户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社区共设15个餐厨垃圾收集点
8月6日下午,来到南城元美社区。据负责该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社工黄结珍介绍,去年5月1日,作为南城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元美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暨厨余回收项目启动。该项目是由政府牵头、社区主导、企业运营、社工(志愿者)推动、居民参与的公益性、环保性项目。
“刚开始,大家虽然觉得垃圾分类好,但不了解怎么分类,也没有这个习惯。”黄结珍称,于是,社工每月都会在社区举行4次宣传活动,推广生活垃圾分类。随着居民参与积极性的提高,目前社工宣传活动的频率改为每月1次。
目前,元美社区共设置了两个“四分类点”,即在每个分类点放置四个不同颜色的桶,蓝色收集桶对应可回收物、绿色收集桶对应易腐垃圾,红色收集桶对应有害垃圾,灰色收集桶对应其他垃圾。该社区的垃圾分类重点在干、湿分类,即重点把餐厨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收集、处理。为了方便居民参与餐厨垃圾分类,元美社区一共设置了15个餐厨垃圾收集点。其中,小区的收集点设置在出入口,商业大厦则设在楼道。
居民只要通过社工报名,就可以参与到餐厨垃圾分类中。报名后,每户可领取两个绿色的餐厨垃圾收集桶。每户居民的收集桶上都标注了其具体住址,另外还有一个条形码。用扫描仪扫一下条形码,立马可以知道居民当月参与餐厨垃圾回收的次数。
每天,居民将收集好的餐厨垃圾放到离家最近的收集点。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3点,回收人员前去各个收集点回收餐厨垃圾,并运送到元美社区的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中心。
餐厨垃圾24小时内可变成有机肥
黄结珍称,去年元美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启动之后,还组织了居民前去参观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中心。“以前大家都不知道垃圾回收后到底运送到哪去了,怎么处理;现在亲眼看到餐厨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可以更放心,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在处理中心,一辆车身印着“元美社区餐厨垃圾收集车”字样的绿色车辆正停在门口,里面摆放着餐厨垃圾降解处理机。东莞市通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元美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暨厨余回收项目。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承刚介绍,在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在餐厨垃圾中添加微生物菌种进行降解。此外,根据具体情况,有时还会添加木屑、树叶等辅料,提高餐厨垃圾发酵、降解的效率。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则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
“餐厨垃圾在24小时以内就可以制成有机肥。”陈承刚表示,一吨餐厨垃圾可以制作成150公斤有机肥。有机肥制成后,还需放置一个月,提高其腐熟度,然后再使用。陈承刚还透露,该中心的降解处理机处理能力是一天5吨,但目前元美社区每天回收的餐厨垃圾是2吨多。“希望有更多的住户、大餐饮店等,都能参与到餐厨垃圾回收中来。”
77%小区住户参与餐厨垃圾回收
据统计,今年1- 6月,元美社区共回收了约32吨餐厨垃圾,产出有机肥4吨多。有机肥免费派发给社区居民,居民可以用来种菜、种花等。
此外,元美社区每个月还会评比出100多户垃圾分类表现优秀的住户,给他们派发奖品,包括洗洁精、洗衣液、纸巾、垃圾袋等等。黄结珍称,以前每月参与15天以上的住户就可以拿到奖品;但随着大家积极性的提高,现在每月参与15天以上的用户多达200-300户。“要想拿到奖品,每个月基本要参与24天以上。”
据统计,从试点启动起,元美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参与率逐月提升,从最初的20%-30%上升到50%-70%。截至今年6月,共有382户小区住户参与餐厨垃圾回收,在所有小区住户中占比77%;410户自建居民宅住户参与餐厨垃圾回收,占比57%;两座商务大厦已全部参与;6家餐饮食肆店参与,占比25%;3家午托中心参与,占比18%。
元美社区居民张女士今年年初参与了餐厨垃圾分类 、 回 收 。 每 天 吃 过 晚饭,张女士出去散步时,都会将当天的餐厨垃圾带到收集点,她每个月参加的 次 数 都 在2 5次 以 上 。“这个活动非常好,设置的垃圾桶也很环保,不会产生异味,倒进去的垃圾也不会溢出来。”张女士说,希望垃圾分类能够走进更多的社区。
张先生同样于今年年初开始参加餐厨垃圾回收活动,每月参加的次数都在20次以上。“这个活动很环保、利民,垃圾可以再利用,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