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英尔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经验

2017-01-24 16:21 浏览量:5425

一、企业简介

深圳市英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是专业的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解决方案运营商,专注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处理解决方案的研究。经过在深圳3年的实验,形成英尔模式,实现社区垃圾的干湿分类和科学统计,并改造现有转运站,对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英尔搭建了数据管理平台,为整个垃圾产业链提供了更加细致的服务流。社区数据平台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居民参与率和分类投放准确率。高效的分类一方面可以减少湿垃圾对可回收物的污染,另一方面,分好的厨余垃圾经处理后可作为堆肥原料,也可制备成燃烧棒,作为电厂燃料。塑料垃圾可制备成塑料粒子,成为工业原料。互联网技术为整个分类和减量资源化处理提供了向导,以效率化、透明化和精确化打通分类和资源化环节。

二、英尔社区垃圾处理回收体系

自2000年起,国家建设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并鼓励粗分广收:“粗分”指在居民端采取简单分类,“广收”指要树立全部垃圾都回收的目标,实现垃圾全收集,做好垃圾数据统计工作。

英尔科技对垃圾的处理产业链分为前,中,后端,如下图所示:

图片1小.jpg

图1.英尔产业链分段图

1. 前端–产生源回收转运

英尔科技按照实际垃圾的投放频次和垃圾价值实行分类;A类(高频高值垃圾)主要指居民日常生活经常产生的垃圾,这类垃圾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并具备相应的再生资源渠道;B类(高频低值垃圾)主要指厨余、塑料等居民每天都会产生但回收价值低且操作难度大的垃圾,此类垃圾目前没有专门的处理渠道;C类(低频高值垃圾)主要指平时产生不多,且具备一定回收价值的大件垃圾;D类(低频低值垃圾)主要指平时产生较少且回收价值低的垃圾,如危险废弃物。(如下表)英尔科技主要收集处理B类垃圾。

表1.png

表1.中国几个典型城市生活垃圾组成的比较

在社区中,英尔实行干湿分类,并采用高频定点低频定时的收集模式,此收集方法符合居民投放习惯,利于分类活动的进行,并且方便企业收集,利于管理

在收运过程中,英尔采用分类收运并减量化工艺对垃圾进行分布式减量处理。英尔利用原有转运站的场地,对转运站进行改造升级,将原有的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模式改进为分布式源头减量。以降低物流成本及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2. 中端 – 枢纽处理

图片2小.jpg

图2.宝安项目物流

宝安项目物流情况如上图。在转运站(图3),英尔采用国内先进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图4),通过脱水、粉碎等物理方法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经处理,厨余垃圾可减量70%-80%,处理后的产品为生物质干基,可进行堆肥,也可制备成电厂燃烧棒。对塑料垃圾的处理采用再生塑料造粒机,该设备通过清洗、粉碎、高温溶解、造粒后,可得到塑料粒子,减量率为100%。生产得到的塑料粒子可作为工业原料。

图片3.png

图3.大宝路转运

图片4.png

图4.厨余垃圾处理设备进料(a) 与出料(b)

3. 后端–规模化管理

(1) 宝安项目信息流

英尔搭建了完整的数据平台即宝安项目信息流。前端获取居民投放垃圾的信息,将信息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并在中端和后端计算得到垃圾减量率和再利用率。

图片5.png

图5.宝安项目信息流

前端的信息收集依靠具有无线传输的智能垃圾箱和实名制的家园卡。居民投放后,垃圾的相关数据就会上传到服务器,使居民和管理员同时收到投放信息。PC端,微信平台或家园服务站(图6)用于入户、宣传、积分兑换、活动报名、日常管理等。家园服务站还配置了终端机,终端机具备积分查询等日常功能和关于垃圾分类的教育游戏。

图片6.png

图6.宝安新村家园服务站

中端的数据主要包括生物质干基产量、塑料粒子产量、塑料垃圾再利用率和垃圾减量率。转运站配备电脑,并记录每日台账。后端的数据主要包括肥料产量、燃烧棒产量和厨余垃圾再利用率。

(2)宝安项目服务流

a. 线下

社区运营分为社区活动(日常进行积分兑换活动,每周举办一次家园天使日,对义工进行培训(图7(a)),每月举办一次义务置换活动(图7 (b)),不定时组织小义工督导活动(图7 (c))和社区义工团队,由英尔团队和义工团队组成。英尔团队招募、培训义工,并组织义工活动。英尔在宝安新村组织了两个义工团队,一是小义工,共65人,负责入户宣传、协助开展活动和督导;一个是由业主组成的督导团队,共25人,负责引导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图片7.png

图7.社区活动

b. 线上

英尔科技制定了规范化的服务分类管理,如下表:

表2.png

三、英尔项目投资及收益

1. 项目投资

宝安项目总投资350万元。目前,宝安新村工作人员3人,清运工1人,小义工68人,义工25人,转运站工作人员1人,清洁工3人。

2. 宝安项目资金流

宝安项目,盈利模式主要为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负责投入设备与人员。

3. 项目收益

在深圳宝安区项目中,887户注册家园卡,60%以上的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减量70-80%,塑料垃圾减量100%,总的生活垃圾减量40-45%。从5月1日到7月20日,英尔科技一共处理了80.4吨厨余垃圾。

以2016年5月份大宝路转运站厨余垃圾台账为例:

表2-1.png表2-2.png

表2.2016年5月份大宝路转运站厨余垃圾台账

2016年5月份,大宝路转运站共处理厨余垃圾26.7吨,减少垃圾21.2吨,生产生物质干基5.5吨,减量率为76%。

四、问题与建议

垃圾问题是一项涉及社会民生的问题,解决垃圾问题需由政府、企业和居民协同解决。中国的垃圾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1. 垃圾分类存在多头管理,城管局无法顺利协调工作

这一现象在中国各城市普遍存在。可回收垃圾、危险废弃物和其它生活垃圾分别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一些部门职责交叉,条块责权不清,统筹垃圾问题时没有部门可以牵头。因此,政府层面在垃圾管理体制上应进行改革。北京市在今年7月底将完成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机构改革并挂牌,将原属商务委的再生资源回收划归到城市管理委员会,加强统筹力度。此做法可为其它城市借鉴。

2. 政府在垃圾管理中角色的转变

垃圾分类应实行市场化,政府与企业签订PPP合作模式,由企业负责垃圾分类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营。政府应协助企业进行现有垃圾处理成本的核算,并和企业研讨新的垃圾处理取费模式,二者共同制定新的取费标准,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资金问题。

3. 政府应予以企业特殊经营权

目前在社区源头,垃圾收运的现象比较混乱,价值高的可回收垃圾常被收买佬收走,造成政府难以得到可回收的真实数据。若政府给某家企业特许经营权,则企业可以有效控制社区垃圾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五、总结

一方面,英尔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为用户和社会提供增值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原本难以持续推动的垃圾分类融入到居民生活中,和居民共同打造良好的社区氛围,让居民体会到优质服务,使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企业可以为政府提供详实科学的垃圾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数据保障。另一方面,英尔分布式减量模式,在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运输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的同时,也为生活垃圾的再利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可回收垃圾不会被湿垃圾污染;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均可实现资源化。

英尔的管理主要针对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英尔搭建了数据管理平台,为整个垃圾产业链提供了更加细致的服务流。社区数据平台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居民参与率和分类投放准确率。高效的分类一方面可以减少湿垃圾对可回收物的污染,另一方面,分好的厨余垃圾经处理后可作为堆肥原料,也可制备成燃烧棒,作为电厂燃料。塑料垃圾可制备成塑料粒子,成为工业原料。互联网技术为整个分类和减量资源化处理提供了向导,以效率化、透明化和精确化打通分类和资源化环节英尔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英尔模式数字化,实现共享经济,即数据和方法共享,能够迅速复制和推广。 


【作者简介】李海涛,深圳市英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是中国第一套互联网+垃圾分类项目的创造实践者,带领团队,经过四年多的一线分类减量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的垃圾分类源头减量解决方案。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