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应纳入日常监测指标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4-01-10 10:09 浏览量:543

话题:多年来,广东省中山市大力发展“放心菜”基地和“菜篮子”工程,生态农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目前全市已有19家“放心菜”基地挂牌。但是随着“镉大米”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土壤重金属监测该如何进行,“放心菜”是否真能放心吃,这些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市民的重视。

蔬菜重金属指标目前监测量较少

黄先生:去年12月底前,全市共抽检了大约55万份蔬菜样本,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9%以上。但是,目前的农产品检测项目,主要还是以药残检测为主。

梁女士:我只见到过部门公布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情况,从来没见到过公布相关重金属检测的结果。重金属也应该纳入农产品的日常监测指标中,结果也应该像农药残留结果一样公布,让市民全面了解“放心菜”的安全性。中山现在种菜最好的、规模相对较大的农田在民众、三乡、坦洲等镇,可其他地区一些散户种植的蔬菜同样会上市,这部分蔬菜的重金属监测至少不应缺失。部门应重视这个问题。

温先生:检验所目前主要做的是农药残留检测,也包括重金属指标的监测,但相对来说监测量比较少。抽检发现重金属超标的农产品,我们会及时通知执法部门去及时清理,不会上市。因为重金属检测耗费资金比较大,主要以农业行政部门要求的检测任务为主,没有对市民开放这项检测业务。市民需要监测的话,要找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

土壤以及水源重金属污染状况,本来就是“放心菜”基地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不达标,基地在选址上首先就无法通过。对于规模种植基地以及生产大户,也会对其生产的蔬菜采取定期抽检,但是一些种植蔬菜的散户,由于人力物力限制,没有办法全覆盖。中山本地市场上的蔬菜,目前大部分是由规模种植基地或生产大户供应的。

土壤重金属治理仍欠缺有利条件

张德邦: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放心菜”基地是按照严格的标准执行的。但是对土壤重金属状况不太了解,不知道具体的土壤状况,也不知道该从何做起。如果部门能尽早给予土壤治理的相关做法,我们也会尽快落实。

温先生:在评定“放心菜”基地等工作中,实际上可以对各区域的土壤环境状况有所了解。不同作物对重金属吸收能力不同,农业部门会根据实际土壤环境情况,给予产业指导意见。同时也会开展一些土壤修复工作,但是修复工作所需时间比较长。

黄先生: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工作,国家开始得比较晚,全国的土壤重金属普查工作在中山的采样已经完成,但是目前数据也没有下来,土壤修复的技术规范也没有,这些都是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的基本条件。土壤重金属防控问题,还牵扯到环保等多个部门,目前也没有形成相关的部门联动机制。只能等条件成熟,国家和省农业部门发布各区域土壤重金属状况,以及土壤修复相关技术规范,并形成部门联合机制后,才能有效开展相关治理工作。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