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农商银行淅川支行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主线,将生态农业建设作为突破口,积极与地方政府开展项目对接,不断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打生态牌,走特色路,生态产业朝着循环化、有机化、数字化、景观化方向发展。目前,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42.3亿元,其中投放“四化”涉农生态贷款79.77亿元,为县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循环化引领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淅川农商行聚焦农业现代化发展,持续加大金融资源供给,重点支持“种养业融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辖内“粮经套种”“陆地养鱼”“林下养禽”“鱼藕共生”等循环型生态农业制订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创新信贷产品,探索新型担保方式,扩大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贷款的品种和担保范围,对循环型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法人、社员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上予以适当优惠,提供存、贷、结算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在农商行支持下,淅川县陆基循环水养殖年产鱼600万斤,产值1.2亿元。目前,该行累计为循环产业贷款5.6亿元,为村民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致富之路。
有机化串起绿色农业“产业链”。淅川农商行主动对接县发改委、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加大对有机农业包含的育苗、肥料、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上农业公司、运输公司、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的支持和培育,助推有机农业形成特色、创出品牌。重点支持“淅有山川”有机农业品牌,推出“金燕e贷”“养殖贷”“林果贷”“特色产业贷”“致富贷”等门槛低、额度高、适用性强的金融产品,简化办贷程序,全流程支持当地土特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支持规模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发展软籽石榴、杏李、黄金梨等生态林果23万余亩,集中培育了杏李、软籽石榴、黄金梨、羊肚菌、大闸蟹、乌骨鸡等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淅有山川”区域公用品牌,为淅川农产品进军市场贴上了“亮丽名片”。至目前,该行累计投放有机产业贷款超20亿元,发展有机茶叶3.9万亩、金银花3.1万亩,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总面积达到100万亩,居南阳市之首。
数字化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淅川农商银行紧紧围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现代农业转型,为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及农业科技初创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等支持,打造“智慧农业”产业链,推动传统种养业向智能化转型。针对农业科技企业无抵押物困境,与农业农村部门紧密协作,深度参与项目规划和融资方案制定,创新融资新模式,对科技智慧农业企业优先给予授信,支持“农机装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管网配套、水肥一体的高标准示范农田建设,形成生态循环、智慧物联、高科技智能化的农业产业。针对农业主体“轻资产长周期”特点,农商行推出差异化信贷产品,创新“惠民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农机贷”等产品,简化贷款流程、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等措施,全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累计发放农机贷款6200余万元,支持农民购买无人机、智慧农机等农业机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让农民尝到科技种田的甜头。
景观化打造生态农业升级版。淅川农商行全力支持生态产业与旅游紧密结合,推进农游一体化发展。推出农家乐即时贷、民宿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支持打造6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20个杏李、石榴、黄金梨观光园。通过赞助举办渠首石榴、杏李赏花节、农产品采摘、美食品鉴、龙舟赛等具有渠首特色的活动,打造仓房柑橘、九重软籽石榴、老城杏李等集采摘、旅游观光、都市休闲、餐饮等于一体的特色生态产业园和风景小村,传统农业直接从种植业升级为高效观光休闲农业。重点支持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泓森植物园、药圣苑、雄升生态园、孔雀园等公司发展观光、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以及依托旅游景区提供住宿、餐饮、农家乐等旅游经营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体经营户、自然人的资金需求,以乡村游带动生态农业升级,实现水清民富协同发展。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