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紧扣绿色发展脉搏,通过不断完善绿色税制、落实绿色税费政策、提升税收服务质效,确保企业尽享税惠红利,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兴绿色产业加速崛起。
政策精准滴灌,助力企业绿色转型
“从税惠清单的精准推送,到车间里的现场辅导,税务部门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我们在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少了顾虑、多了底气。”山西荣安智能体育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爱棉说道。
近年来,公司引入国内领先的除尘设备,通过钢渣污泥再利用、煤制气副产品兰炭作燃料等工艺革新,实现了能耗大幅降低与资源综合利用。为了确保企业应知尽知税费政策、应享尽享税惠红利,繁峙县税务局组织税务干部深入企业,结合企业绿色技改的具体环节、环保设备的投入细节,为企业量身整理出一份清晰明了的“绿色税惠清单”。同时,现场为企业财务人员讲解税费政策的适用场景和具体操作方法,指导企业规范财务核算,准确归集研发费用。
“从源头减少废弃物产生与资源浪费是我们发展的方向。税务部门政策解读到位、服务响应及时,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搞生产、谋转型。”近日,山西科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代英说。
绛县税务局聚焦公司发展需求,组建了专业的“项目管家”团队,从项目立项到投产,全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团队结合企业业务特点,精心定制了包含环保设备投资抵免、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的“专属礼包”,去年,公司享受的税惠红利帮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再生技术升级、环保设备更新等,实现“低碳投入有回报、绿色转型有支撑”。同时,“项目管家”团队还定期开展风险评估与预警活动,帮助企业提前规避政策理解偏差与操作风险,确保企业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服务创新升级,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近年来,随着环保设施持续投入运行和企业排放量的显著降低,公司缴纳的环保税税额逐年递减,‘真金白银’的税惠红利增强了我们发展的信心。”近日,山西兴高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郜志成说。
为助力企业走好绿色转型之路,高平市税务局主动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税费政策专项辅导,为企业详细解读政策适用标准及申报流程。同时,建立“绿色企业税收服务档案”,提供精准政策推送和风险提示,帮助企业最大限度用足用好税费优惠,引导传统企业走稳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在税费政策的支持下,公司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先后建成了大型封闭式焦场和煤仓,从源头上抑制扬尘污染;投入运行了先进的脱硫脱硝设施和脱硫塔,大幅降低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全面安装了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及烟气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厂区及周边环境的实时精准管控,形成了“减少排放—减轻税负—增加投入—进一步减少排放”的良性循环。
在朔州市平鲁区,朔州市平鲁区税务局针对辖区内光伏产业特点,编制《光伏产业税收优惠政策适用指南》,详细梳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六税两费”减免等税费政策,推出“专项服务团队+税企交流群+政策专题培训”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实现涉税问题“线上即时响应、线下快速解决”,通过全流程涉税服务,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尽享红利。
下一步,平鲁区税务部门将聚焦光伏产业延链补链需求,深化“多税共治”绿色税制体系,扩大对硅片大尺寸化、光伏组件海外拓展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同时,积极探索“碳足迹”税收激励机制,为朔州建设千亿级低碳硅芯产业园提供税务支持。
税惠红利落袋,赋能企业行稳致远
位于翼城县隆化镇的首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煤炭开采、销售、投资为主的煤炭开发企业。“环保做得好、税费缴得少。近年来公司减免的税款成了建设绿色矿山的重要资金来源,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推动了企业生产转型升级。”公司财务负责人侯彩霞表示。
翼城县税务局专门成立绿色税收服务专班,为首旺煤业等8家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详细解读环保税减免、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等政策要点,并创新推行“环保纳税清单”管理模式,指导企业准确核算污染物排放量和应纳税额,帮助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有效激发了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我们将税惠红利用于设备升级与产能扩张,目前,公司每年可向电网输送1.2亿至1.3亿千瓦时的‘绿电’,可满足1.2万户家庭全年使用,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近4万吨。”大唐沁水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侯先生说。
为精准对接辖区内光伏企业,沁水县税务局创新推出“网格化直联”服务机制,高效响应企业“直报、直办、直反馈”诉求。同时,聚焦光伏产业技术研发、项目建设全周期特性,建立“一企一档”动态台账,针对性制定“政策适配+风险预警+红利测算”的服务方案,确保税费优惠直达快享,切实为企业降本增效、绿色发展注入税务动能。
山西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化“多税协同”征管服务模式,拓展绿色税费政策覆盖广度与深度,推动更多企业向“绿”而行、向“新”而进,为山西实现“双碳”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