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开展“攻坚冲刺年”主题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查找差距和不足,找准着力点和关键点,攻坚克难、奋力冲刺,确保“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通知》从稳步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有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不断夯实支撑保障能力、持续强化生态环境领域示范、着力锻造过硬环保铁军队伍等七个方面,明确提出了2025年开展“攻坚冲刺年”主题活动的主要工作。
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空气质量居省会城市前列。全面完成水主要污染物工程减排任务,国控、省控断面全面达标,无劣V类水体,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及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持续深入推进固体废物和新污染治理,新建成“无废细胞”不少于200个。实施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确保完成10%减排任务目标。
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组织开展“绿剑—2025”等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虚假验收等。切实抓好督察问题整改,2025年底前,整改完成群众举报问题103件,反馈问题71件,国家、省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4个。着力推进磷石膏综合治理,消除环境风险隐患。不断加强园区环境管理,推进《昆明市产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理》修订工作。
落实减污降碳任务,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加强重点碳排放企业监管。组织开展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工作,完成4个以上县域GEP核算。
加强审批要素保障,优化环评审批分级管理,推进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加强重大项目帮扶指导,深入实施环评与入河排口“合一审批”,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联办”,提升审批效能。增强执法服务意识,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加强现场检查资源协调统筹,优化非现场执法方式,推行“一站式”执法,实现一次进门“一查清”,聚力减少涉企行政检查频次。
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推行支队、大队“捆绑式”联动执法模式,全市执法机构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稳步提升县级监测站能力水平。推动监测资源合理优化配置,14个县(市、区)监测站之间加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资质互补,建设昆明市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交通污染专项监测站,深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提升智慧环保应用实效,深化数据集成与分析应用,建立生态环保督察查询、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查询、滇池流域排污口档案、磷石膏管理等应用模块;以“环保码”创新执法监管模式,依托监测调度平台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效能;打造具备生态环境专业知识的AI助手“小彩云”,构建数据驱动、智能分析的创新应用。强化环境科研支撑作用,加强环境管理科研技术应用,推进昆明市环境健康风险筛查识别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准编制“十五五”规划。
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因地制宜开展示范创新,开展美丽城市先行先试。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制定出台《昆明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以奖代补办法》。
《通知》强调,要主动担当作为,凝聚强大工作合力,狠抓工作落实,强化成效评估。紧扣核心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行政效能管理指标体系,扎实推进行政效能绩效评估,将评估结果切实运用到工作优化、人员激励等关键环节,激发全员干事活力,为推动“十四五”收官目标任务全面、高质量完成提供强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