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是生活垃圾的8倍,如何“物尽其用”

来源:澎湃新闻 2024-07-28 15:28 浏览量:2680

2024年6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上海、重庆、武汉、杭州等多个省(市)存在建筑垃圾乱堆、乱倒、乱弃的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如何处置建筑垃圾,是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棘手问题,也事关“无废城市”建设进度。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1年的测算数据,中国城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超过20亿吨,是生活垃圾的8倍左右,约占城市固体废物总量的40%。然而,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不足10%,远低于欧洲国家的70%和日韩的95%。

每年30亿吨的建筑垃圾都去哪了?既然建筑垃圾可实现资源化利用,为何很多地方还是“一倒了之”?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将上海建筑垃圾中的装修垃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近日,研究员与业内专家交流发现,解决建筑垃圾问题的关键在于:要从建筑垃圾的源头分类和末端应用入手,借助市场化力量,带动建筑垃圾的规范化处理。

建筑垃圾如何处置

建筑垃圾一般分为五类,除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装修垃圾,还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如何实现资源化利用,面临的问题较多,也备受关注。

这是因为,工程垃圾中的废弃混凝土,经破碎后可直接掺入新混凝土中使用,市场化程度较高;工程渣土受上海土质情况影响,基本以消纳、回填为主;工程泥浆一般来自地铁修建等地下工程,经过现场脱水后,可作为工程渣土进入收纳环节。以上三类建筑垃圾组分相对单一,目前出路较为稳定。

目前,组分复杂、资源化价值较低的拆除垃圾、装修垃圾缺少专门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上海为此建设了处置设施。据了解,截至2022年12月,上海共有装修和拆房垃圾资源化设施27座,总处理能力1121万吨/年。至2025年底,上海将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1420万吨/年的目标。据《上海市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22-2035年)》预计,未来上海装修垃圾量约为970万吨/年。由此可见,上海对装修和拆房垃圾的处置能力,完全可满足其资源化需求。

不过,目前这些设施主要以处置装修垃圾为主。一是拆除垃圾时面临“吃不饱”问题。拆除、收运、处置由不同主体负责,有价值的部分,如门框、钢筋、石块等,都通过其他渠道提前消纳了。二是相比而言,装修垃圾与其他四类建筑垃圾有所不同,主要来自生活端,较为分散,通常由专业的收运队伍进行统一收集、运输后,送至指定终端设施进行处置。而来自工程端的其他建筑垃圾,产生较为集中,组分相对单一,也往往不缺消纳渠道。

再生利用难在哪

装修垃圾经过分选后,可分类处置成再生产品。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所总工程师施庆燕认为,“物理分类”是装修垃圾资源化设施处理的核心。装修垃圾中的建筑材料,如玻璃、陶瓷、砖瓦、石块等,由于处置技术成本较高,分拣后不再细分,而是统统作为“惰性物”。这些“惰性物”经过破碎后,生成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一般5毫米以下粒径的为再生细骨料,5-31.5毫米的为再生粗骨料。这些再生骨料可用来做回填料、再生砖等。同时,分拣出的塑料、木材、金属等可回收物,也可实现资源化利用。

然而,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时,源头垃圾分类、末端产品应用两方面问题凸显。这不仅降低了装修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甚至会影响装修垃圾资源化企业处理垃圾的动力。

首先,从源头垃圾分类看,装修垃圾种类杂,轻物质、粉土多,组分差异较大。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光富认为,如果源头分类不规范,就难以保证再生产品的质量。如此一来,再生砖的可适用场景有限,只能用于对砖质量要求不高的场所。目前,上海利用装修垃圾制成透水砖、砌块砖等,主要被用于广场、人行道、慢车道、露天广场、园林、护坡、护基、高速公路和立交桥等。

其次,从末端产品应用看,装修垃圾再生产品市场价值较低,产品缺乏多样性,适用场景创新少。大量的资源化产品生产出来后,市场出路有限,难以通过销售获益。因此,装修垃圾资源化企业在较高的技术成本面前,缺乏继续下去的动力。据了解,上海2022年装修垃圾年申报量463.1万吨,产生再生骨料约301万吨。其中,上海砌块(砖)约消纳39.7%的装修垃圾再生骨料,人行道、路缘砌筑约消纳2.0%,约58.3%的骨料需运至外省消纳,或堆场存放。

如何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无论是垃圾源头分类,还是末端产品应用,要想提高装修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首先需对齐“生活垃圾”处置的办法,建立分类规范,并制定再生产品的针对性标准。

上海尤其重视装修垃圾资源化工作。早在2017年就发布《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率先启动以装修垃圾为主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但在建筑垃圾源头分类方面,上海还需加快步伐。目前,南京、嘉兴、临沂等地区已开始试点建筑垃圾源头分类办法。

刘光富建议,上海需制定装修垃圾管理规范,完善分类条例。一是,需尽快制定《上海市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明确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回收体系,以及政府、企业、公众等主体的职责,积极推进装修垃圾的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相应政策与措施。二是,加快技术、产品制定标准与规范的研究、立项等工作,比如装修垃圾砌块(砖)技术要求、装修垃圾粉碎设备制造标准等。

与此同时,还需借助市场化力量,拉动末端产品应用市场。一方面,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可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合作。比如利用建材商家的仓储空间、市场团队,拓宽再生产品的销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还可考虑“一事一议”,通过建筑垃圾处理补贴,支持资源化利用项目发展。施庆燕谈到,关于装修垃圾的认知,第一属性是垃圾,第二才考虑资源化。由于目前资源化利用水平没那么高,项目获益不多,依然需要政府支持。

总之,要想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仅靠强调重要性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通过可操作性强、更为细化的政策,从垃圾源头分类、末端产品应用入手,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更为顺畅,更有经济性。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