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尚”再上新台阶,上海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来源:文汇报 2023-05-23 14:38 浏览量:2377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本市成为全国首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如今,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再上新台阶,两个“末端”成为关键点。从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到湿垃圾和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对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来说,处理好这两个“末端”环节就意味着把大量垃圾原地“消化”,最终变废为宝。由此,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执法检查中,市人大代表们形成的直观体悟是,“垃圾分类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破题”。

从个体来说,它带来实实在在的行为习惯改变,并渗透进生活点滴;从产业而言,垃圾分类催生着资源利用产业迈入“红利期”,越来越多绿色低碳企业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就城市发展而论,立法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过程就是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过程。一家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一只垃圾桶的摆放、垃圾厢房的开放时间,都通过法定程序由人民说了算,群众的呼声始终被关切、被重视。

强化制度供给,破解“邻避效应”

涉及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推动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利器”。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干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6万吨/日,已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数据令人振奋,但执法检查中,有市人大代表直言,邻避效应的客观存在,拖慢了设施建设的“进度条”。

实践中遭遇的现实之困,需强有力的法规支撑。去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再利用若干规定》表决通过。其中明确,在已有规划和标准基础上,遵循环境友好的原则开展相关设施建设,并设置可回收物交投服务点、中转站等资源化再利用设施,着力破解邻避效应。这部浦东新区法规有力发挥“立法试验田”的辐射带动效应,将影响力扩至全市层面。

法规施行两个月后,宝山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在第24届中国环博会上成功吸引各方关注。这是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后的首个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市级重点工程。厂房内,布满绿植的屋顶、风格化设计的幕墙,主厂房屋顶还嵌入景观公园。不同于坐落于城市边缘的垃圾处理厂,这座能发电的“垃圾工厂”比邻居民区,既无恼人臭味,也无跑冒滴漏。

家门口的绿色垃圾工厂,演绎着从丢弃到重生的资源循环,生动诠释着人与城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实践。

“斜坡屋顶能否变身城市滑雪场,”参观时,有代表将其与全球知名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作比,期待其“解锁”更多绿色人文体验。

突破裉节难题,加速资源化再利用

湿垃圾和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将重点聚焦如何撬动企业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在上海,一只不断瘦身的快递盒,见证着政府、企业关于资源化利用的高频互动。

虹口区顺丰速运精武营业点,市人大在一次执法检查中留意到一款名为“丰·BOX”的循环包装箱。从外形看,它像一只黑色帆布盒。由于原料含有可循环利用的聚丙烯塑料,因此结实耐用,使用寿命约为100次。现场的打包方式也同样低碳:十字形胶带的科学封装,更节省资源。

个案的创新实践,很快上升至地方规范。2021年9月,《上海市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实施方案》发布,明确推动快递包装全链条绿色转型。顶层设计的明确支撑,让创新探索得以迅速复制推广。今年底,本市将实现主要品牌寄递企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比例和按照规范封装操作比例均超过90%,可循环快递箱(盒)应用数量超过100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数量达4000万个。

凝练、推广有效经验外,上海市人大也聚焦裉节难题定向攻坚。

执法检查中,有市人大代表捕捉到这一现象:不少资源化利用企业存在“吃不饱”的现象。经调研剖析原因,大家发现,这背后实则是资源错配。许多企业需要废玻璃,但部分生活源的废玻璃被混入干垃圾处置,未进入可回收体系。另一方面,体积大、密度小的废旧泡沫塑料因为回收成本高、利润空间有限,不被企业偏爱。

对于废玻璃误投现象,在市人大指导下,相关部门从源头入手,合理布局“点、站、场”,健全回收网格,提高回收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为撬动企业参与热情,实现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应收尽收”,相关部门还拿出真金白银补贴。譬如,修订相关扶持政策,对循环利用固体废物的固定资产投入补贴比例从20%提高至30%等。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