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从加快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园区和区域循环发展、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工作提出具体实施措施。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再次发文,提出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区域为重点,继续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引领各地加快推进园区循环发展。这些政策措施效果如何?对园区的生态化改造有哪些推动作用?未来还会有哪些新的政策?这些问题也是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所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国企业报》记者对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何炳光进行了专访。
推动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
《中国企业报》: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请您谈一谈我国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如何?
何炳光: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决策,特别是“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由试点到全面推广形成了较大规模,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重点领域及省市层面,选择了178家单位进行广泛试点,探索形成了60个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十二五”期间,选择循环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开展专项试点示范工作,包括100个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100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49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42个再制造试点、28个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和101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地区等。通过这些试点示范工作,形成了一批有益的典型经验,也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积累了丰富经验。
我们重点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从产业布局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入手,做好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实施方案,国家的顶层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方面,共出台了36项制度性的文件。二是就循环经济工业体系、农业体系和服务业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方制订了相应的循环经济规划方案。通过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开展项目的关联配套互补,推动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网络。
另外,在今年8月份,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研究制定了《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征求意见稿),《计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企业报》: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各行业的技术特征和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发展循环经济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对经济存量进行循环化改造,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构建经济的增量,探索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有效融合?
何炳光:首先,要依靠法律作为支撑。我们要运用法律法规,强化制度约束,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管理办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发布了200多项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标准,初步形成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新形势下的思路。在新的经济背景下,明确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树立节约利用的新资源观。二是总结推广做法,并梳理出若干顶层做法,从经验目标、思路、做法、效果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分批向全国相关行业进行推广。三是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启动《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修订,强化法律的约束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完善再制造产品的税收政策,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研究制定汽车、电子重要消费的循环利用框架。
其次,要坚持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科技部设立了清洁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标准,构建了循环经济决策支持系统。废弃物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布了电力、石化等重点行业和国家鼓励的循环经济。我们要发挥世界引领的带动作用,从国家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省市、企业各个层面,开展循环经济的示范试点,对于一些难点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进行先行先试,探索出适合地方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创新机制建设跨区域循环系统
《中国企业报》:“十三五”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我们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创新资源绿色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如何加强制度和保障,将发展循环经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何炳光:未来将全面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落实废弃产品责任,结合不同产品的形式,创新实施基金制、目标回收制,增强基金的灵活性和指导性。
创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推动重点再生利用产品、再制造产品的管理体制,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新型回收利用模式,发展产业服务,推动建立再制造管理制度;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园区改造为切入点,结合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科学规划统筹产业带、产业园区,打破地区的封锁,促进企业间、园区间共享资源,实现资源跨企业、产业、跨区域的循环系统。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绿色产业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规划、建设、施工、运行各个环节,加强绿色低碳建设,扩大绿色产品在出口当中的比例。
完善循环经济的发展体制,建立完善以资源产出率、循环利用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建立重要资源消耗、统计监测机制,发布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专业机构,通过共享的方式,支持专业化公司提供个性化的再制造服务,包括咨询、培训、管理、设计、交易多元化的循环经济市场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