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电厂底灰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座谈会暨助力国家“城市矿产”基地提升行动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7-15 13:47

7月10-11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协会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专委会承办的垃圾焚烧电厂底灰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座谈会暨助力国家“城市矿产”基地提升行动研讨会在京召开。

垃圾焚烧电厂底灰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座谈会会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赵家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环资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赵鹏高,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副秘书长魏玉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贺志强,中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周康,中节能(天津)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尚龙,光大环境研究院院长助理胡利华,以及来自广州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抚顺赛瑞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流市炉渣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协会,汉德森环保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等底灰循环利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以及来自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七台河市桃山区人民政府和园区发展中心,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国家“城市矿产”基地和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代表近60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垃圾焚烧电厂底灰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座谈会由魏玉梅主持。赵凯代表协会作了致辞演讲。他指出,近几年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大量底灰如何健康稳定综合利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政策引导、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有力的规范监管,行业面临着恶性竞标、处置不规范、潜在的二次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如何有效破解这些难题,推动底灰综合利用产业健康发展,成为首要任务。他强调,会议聚焦底灰综合利用这一核心任务,深入座谈交流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堵点、难点和痛点这些问题,深刻地剖析根源,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为制定科学务实有效的产业政策、技术规范和监管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贺志强介绍了国内外垃圾发电底灰资源化利用情况。他指出,联合国和国际组织对底灰的定义:底灰是城市垃圾发电厂产生的粗粒状不可燃副产品。它由太大而无法被烟气携带的团聚灰烬颗粒组成,并通过敞开的炉栅落入焚化炉底部的灰斗中。分享了国外先进底灰资源化利用工艺和成套设备,并分析了我国底灰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现状。他强调,鉴于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底灰已经成为我国巨大的可循环利用资源(目前年产生量超过5000万吨),如果全部高效绿色化资源化利用可节约800万吨原生矿产金属、4200万吨骨料或土壤,且利用全过程完全可以实现零碳回收。他建议,充分发挥协会特殊的桥梁纽带作用,协调解决困扰和制约行业的共性问题,大力宣传行业对循环经济社会的作用和贡献,对绿色低碳的意义,呼吁国家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充分发挥协会作为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协助扶持培育一批重要龙头骨干企业,为底灰回收技术升级、装备换代,实现集约化发展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协会作为企业帮手的作用,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和痛点,从解决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合理化监管、机制体制健全等实际问题入手,助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与会的3家垃圾焚烧电厂运营企业代表和10家底灰循环利用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分别作了产业发展现状、存的问题、难点、堵点和卡点及推进底灰综合利用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等方面的发言。

赵鹏高指出,本次会议让他对垃圾焚烧电厂底灰资源化利用细分领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会议的议题主题鲜明,立意明确,符合当今的国家发展形势。他希望协会能充分发挥组织带领和引导作用,通过更为详尽的调查研究全面梳理制约底灰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卡点,在充分论证后提出更具可操作性的推进措施建议,为解决相关难题提供有效支撑。

赵家荣指出,垃圾焚烧电厂底灰资源化利用是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要完善相关法规,明确垃圾焚烧电厂和资源化利用企业等有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规范行业发展;要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资源化利用产品的质量;要研究制定标准,包括底灰和金属回收物、再生骨料等标准,确保安全环保,无害化利用。

助力国家“城市矿产”基地提升行动研讨会由赵凯主持。他指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自“十二五”启动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高质化发展、提升国家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功不可没。十几年的发展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形成了一批成功的模式,但是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和“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城市矿产”基地亟须提质增效、扩绿升级。如何激发基地的活力、突破发展瓶颈、提升综合效益,巩固和扩大“城市矿产”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样是要肩负的重大使命。他强调,要系统梳理基地建设的宝贵经验和显著成效,深入剖析制约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和深层次问题,探讨通过政策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基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树立更高的标杆。

助力国家“城市矿产”基地提升行动研讨会会场

6家与会的国家“城市矿产”基地负责人分享了在基地建设和推进发展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指出了新形势下基地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希望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给予支持扶持政策等需求诉求。陕西省资源循环利用协会和广西循环产业集团的与会代表分享了相关建议。

贺志强作了“城市矿产”基地如何应对再生铝产业转型的主题报告。他分析了国内外时代背景,介绍了国内外最新再生铝利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情况,提出了“城市矿产”基地应对再生铝产业转型的意见建议。他强调,废铝循环利用产业链相关企业应尽快深入学习并深刻领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优选引进国外领先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目标,以实际行动应对2030年碳达峰目标和2050年碳中和目标。

赵家荣指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再生资源集聚效应明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高值化利用领域不断拓宽,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涌现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对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有重要带动作用的示范基地。“城市矿产”基地建设对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减排二氧化碳,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基地建设不平衡,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城市矿产“基地升级行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赵凯在会议总结时指出,下一步协会将结合“十五五”的相关工作按部就班的持续推进“底灰综合利用健康发展”和“‘城市矿产’基地提升行动”两项工作,他希望全体与会单位能够支持并积极参与后续的各项工作,为助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和转型做出我们各自应有的贡献,奉献我们的力量,把美丽中国建设好,让中国的循环经济引领世界的循环经济。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