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从海南省政府获悉,海南省将建立省域海上环卫制度,实现岸滩、河流入海口和近海海洋垃圾治理常态化,到2023年全省海上环卫工作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根据《海南省建立海上环卫制度工作方案(试行)》(简称“试行方案”),海南省今年将以海口、三亚、洋浦经济开发区为试点,启动海上垃圾打捞和近岸滩涂垃圾作业两项重点环卫任务。其中,海上垃圾打捞作业的范围为沿海岸低潮线向海一侧200米、河流入海口以及沿海港口、码头水域海面;近岸滩涂垃圾作业的范围为海滩,并与陆上环卫无缝对接。据海南省住建厅测算,全省合计纳入海上环卫制度保洁面积为23494.92公顷。
“试行方案”明确,海上环卫实行属地化管理,沿海各市县要把海上环卫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合理规划建设或租赁码头,规划好垃圾运输车辆路线,解决“垃圾上岸”问题。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